寺断案,向来以证据为准则。目前虽有状告,但所谓的人证物证,细细推敲,皆有疑点。仅凭游文芝的告发,以及一本账册,便定刘兰成谋反,实在难以服众。账册可伪造,人言可收买,若不彻查真相,何以彰显我大唐律法的公正?”
韦思谦跟着起身附和:“大理卿所言极是。御史台监察百官,更要明察秋毫。此案疑点重重,若仓促定罪,恐成冤案,太尉既是监审,只需在旁观看便是,不可左右断案,否则有干预司法,破坏朝廷纲纪之嫌。”
长孙无忌猛地拍案而起,:“好个朝廷纲纪!你们三人,一个揣摩圣意首鼠两端,一个死抠律法不知变通,一个挟私报复与本公作对!”指着韦思谦的鼻尖,声音如雷贯耳,“御史台监察百官,倒成了你沽名钓誉的工具!如今证据俱在,尔等竟敢包庇谋反逆臣,是要与国法作对吗?”
刘兰成再次高声开口:“我刘兰成承蒙先帝厚爱,岂会做出谋反之事?我对大唐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若太尉执意冤枉于我,不仅寒了我刘兰成的心,更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长孙无忌冷笑道:“薛万彻之祸就在眼前,哪个不是口口声声对大唐忠心耿耿?”
刘兰成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满是愤慨:“太尉莫要混淆视听!薛万彻心怀不轨,犯下谋逆大罪,自然罪有应得。可我刘兰成一心为国,与薛万彻全然不同!
我镇守边疆,抵御突厥,保一方百姓安宁,从未有过半点不臣之心,说一句不自信的话,云中都护府摆在那里,试问又有何人有那个本事谋反?”
长孙无忌重重一拍案几:“哼!狡辩!薛万彻谋反前,也是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谁能想到他竟包藏祸心?”
刘兰成昂首直视长孙无忌,声音铿锵有力:“太尉若不信,大可派人彻查兵部卷宗,看我是否曾上报留存铠甲之事;核查我麾下兵马调动文书,查验是否存在伪造。
至于与阿史那社尔旧部往来,那是为了维护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和睦,这与薛万彻的谋反行径,天差地别!薛万彻谋反,证据确凿,而我呢?仅凭游文芝等人的诬告,就要将我定罪,这是何道理?”
“道理?”长孙无忌嗤笑一声,“在谋反大罪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薛万彻伏诛时,你就该明白,任何妄图危害皇权之人,都逃不过律法制裁。你既身为李建成的旧部,就该谨小慎微,可你却如此行事,不是谋反又是什么?”
刘兰成怒声反驳:“太尉这是终于道出心中所想了?我曾是李建成旧部,这天下皆知。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