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立储之事最终还是要由陛下圣裁。我们身为臣子,应当谨言慎行,不宜过早卷入这场纷争,以免引火烧身。”
长孙无忌快步走到高士廉身边,言辞恳切:“舅父,如今陛下犹豫不决,正是需要我们臣子表明态度的时候。
若我们都畏首畏尾,不敢直言,又怎能为陛下分忧?大唐的江山社稷又将何去何从?”
高士廉转过身,看着长孙无忌坚定的眼神,语气温和却又不容置疑,
“辅机,我并非不愿支持晋王,只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更要保持冷静。
中立并非不作为,而是为了给陛下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避免因我们的介入,让局势变得更加难以收拾。”
长孙无忌无奈地叹了口气,拱手道:“舅父既然主意已定,外甥也不再勉强。
但我心意已决,无论如何,我都会全力支持晋王,为大唐的未来拼上一切。”
看着长孙无忌略显孤独的背影,高士廉摇了摇头,这个外甥的意思太过明显,你越是想掌控一个人,最后反弹得也越重啊!
-----------------
两仪殿,
“陛下,皇后娘娘一生贤德,操劳一生,如今终是魂归泉壤,得以安息。
娘娘在时,最牵挂的便是陛下的龙体安康与大唐的江山社稷。若见陛下如此消沉,娘娘在天之灵,又怎能安心?”
李世民沉默不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痛苦,目光有些发空,似是在追寻长孙的身影。
“陛下肩负着天下苍生的期望,大唐的万千臣民都仰仗着您。唯有陛下保重龙体,才能继续带领大唐走向昌盛,这也是皇后娘娘的心愿啊。”
李世民长叹一声:“玄龄说得朕都明白。只是观音婢与朕携手多年,如今离去,朕总觉得这宫中空落落的……”
“皇后娘娘虽已仙逝,但她的音容笑貌、贤德之名,将永远铭刻在臣民心中,也深植于陛下心间。
陛下往后的日子,不妨多想想与娘娘相处的美好过往,将这份思念化作治理大唐的动力,如此,娘娘定会倍感欣慰。”
李世民微微点头,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玄龄,有你这番话,朕心里好受多了。”
接过房玄龄手中的奏折,仔细翻看,神情逐渐露出一丝凝重,
“陛下,先前阎立德被撤一事是否要再斟酌一番,如今工程众多,仅靠其弟只会拖延日久啊!”
“唉,朕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