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态度,这个平常总是笑面迎人的大舅子今日终于展现出了青面獠牙,长叹一声,摇头不语。
李世民摆了摆手:“辅机不必再言,朕乃一国之君,如何会意气用事,明日殿中便商议太子人选。”
回到长安,长孙无忌便马不停蹄去寻高士廉,刚进大堂便见舅父唉声叹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辅机,看你神色匆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长孙无忌快步上前,双手一拱,开门见山:“舅父,陛下今日所言立太子一事,关系大唐社稷,还望舅父助我!”
高士廉微微皱眉,伸手示意长孙无忌坐下,语气平和却透着几分谨慎,
“辅机,立储乃国之大事,关乎江山社稷的千秋万代,不可操之过急。如今皇子各有所长,贸然决定,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舅父,晋王仁德孝顺,朝臣必能归心。前几日陛下在两仪殿,当着我和房玄龄、李积的面问起此事。
当时我便表态支持,如今若不趁热打铁,恐会生变,立储之事刻不容缓,我已下定决心全力支持晋王!”
高士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缓缓说道:“辅机,此事需从长计议。
魏王才华横溢,年岁长于晋王,况又深得陛下喜爱,朝堂之上支持他的大臣亦不在少数。
我以为,魏王晋王都是皇后亲子,我们不必非要选边站队。”
长孙无忌一听,脸色涨红,提高了音量:“舅父,看陛下的态度,已抛却长幼而是寻求立贤,
如今陛下春秋已高,太子之位一日不定,各方势力便蠢蠢欲动。
魏王表面才华出众,内里却心机深沉,私下结交朝中权贵,意图培植自己的势力。
晋王生性仁厚,宅心仁善,对待兄弟、臣下皆以礼相待,从无僭越之举。
若由他继承大统,必能营造一个君臣和睦、上下一心的朝堂氛围,这对大唐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高士廉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辅机,你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如今朝堂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相互制衡。
一旦我们贸然表态支持晋王,必然会引起支持魏王一方的强烈反弹,到时候朝堂之上恐怕会陷入纷争,甚至引发内乱。”
“舅父,正是因为朝堂局势复杂,我们才更要当机立断。”
高士廉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飘零的树叶,长叹一声:“辅机,我明白你对晋王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