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冷峻。
正当朝议将启之际,殿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陛下。”高力士快步上前,俯身低语,“殿外有人求见。”
李隆基眉头微蹙:“谁?”
高力士语气微顿,道出那一人之名:“张——九——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落地,如雷贯耳!
殿内众臣面色瞬变。
有的睁大双眼,有的倒吸冷气,有的低声惊呼,连高仙芝都差点握断了手中笏板。
“张九龄?”郭子仪眉头猛挑,“那不是……十五年前已死?”
杨国忠脸色复杂,一时无语。
唯有一人——李林甫,面色骤变,眼中一抹震惊一闪而过。张九龄,这个他以为早已埋进昭陵的政敌,此刻竟然要踏入这片朝堂。
他咬牙不语,心中却已翻起滔天巨浪。
“他怎么还活着?”
李隆基微微眯眼,表情复杂。他一度以为张九龄会一生埋名,不再出现。如今主动请见,显然是来“算旧账”的。
他沉默良久,终道:“宣他——进来。”
高力士一拱手:“喳。”
片刻后,殿门徐徐开启,一道熟悉又陌生的身影,踏入朝堂。
张九龄身穿墨青旧朝服,头发花白,神色却沉稳如松。他步履不疾,手执笏板,缓缓走上殿阶,每一步都踏在众人心头。
众臣纷纷让开路来,一片寂静。
“臣张九龄,叩见陛下。”他单膝跪地,声音清朗,响彻金殿。
李隆基目光如刀,语气冷峻:“你本已‘死’去,为何今日复现?”
张九龄仍跪于地,拱手道:“陛下,臣并未死,是被奸佞所逼,借病假亡。今闻李林甫复出,朝纲再乱,边患临头,百姓将苦,故不敢再避世,愿冒死劝谏陛下。”
朝中众臣哗然,一时间议论纷纷。
李林甫面无表情,却紧握笏板。
李隆基冷声问:“你想劝什么?”
张九龄抬头,眼神炯炯:“臣欲劝陛下慎用权臣,谨察边将,正心治国,勿令奸权误国之祸再起。”
此言一出,全场鸦雀无声。
郭子仪、王忠嗣、高仙芝等人纷纷注目,文臣中不少人也抬起头望向张九龄,目光复杂,但更多的是敬佩。
李林甫这时终于开口,语气依旧平和:“张九龄,我知你今日上殿,必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