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地势最高处,周清扬踏空而行,从上而下览去,京郊的田庄全部泡在了水里,越往南去,水势越深。
\n
有的地方几乎可供小舟划行,不断有人自小舟上往下搬粮食。
\n
打今年年初,金银就不能流通了。
\n
粮食变成了通货,一小捧米黍便能换一个成年劳力。
\n
然而大户的存粮日渐消耗,他们也不缺人,现下只是养些打手家丁,免得自家被抢。
\n
周清扬往文灵院的方向行去,好歹看到了几家放粥的粥行,其中一处,一道素衣麻服的身影格外惹眼。
\n
他仍旧穿得单薄,气质却不掩风流,这种淡定感染了周围人,连排队的百姓都比别更规整些。
\n
许玄没撑伞,他的脸完全暴露于人群之前,身后的几名修士站得工工整整,负责舀粥的是另一个年轻人。
\n
周清扬靠近了才看清,那是伯达。
\n
他右手握着勺子,似乎和许玄发生了些口角。
\n
站在他面前的老太太年纪很大,哆嗦着说:“多给点吧,大人,我还有孙子要喂啊…他太小了,在庙里没法过来。”
\n
伯达嗓子都干了,他一个凡人,也都两日没进米了,看着后边那一溜的人,心里又着急:“阿婆不行啊,这是按人头分的,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说,那这粥行的粮食根本不够。”
\n
老太太站在一旁抹眼泪不肯离开,只是让开了路,后边的人依次上来。
\n
她便一直在旁看着。
\n
伯达在半年前还是个正常人,尚未锻炼出一副铁石心肠,给一个老人家这么盯着,心里身体加倍的难受。
\n
许玄不出声,老太太端着碗,雨中几人如雕塑般麻木。
\n
又过了好一会,拥挤的街上远远奔来一个二三岁的稚童,也就是勉强能走路的样子。
\n
那老太太老眼昏花,待孩子捯着小腿走近了,她才一嗓子叫出来,又哭又惊:“阿宝!不是叫你藏好了不要出来吗?!”
\n
最近城中多有易子而食的事儿发生,若是没有父母的就更别提,干脆都被捉去做了口粮。
\n
这老太太将小孩藏了起来,正是害怕他遭了别人的毒手。
\n
“奶奶…我饿。”
\n
小孩流着口水,老太太赶忙把手中的粥喂给他,着急地说:“快喝快喝,我们走。”
\n
她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眼神包围着,怀里抱着稚童,一时急血攻心,竟倒在地上起不来。
\n
正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