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终于清理好了破损的瓷窑,定下了修复方案。
\n
接下来,泥瓦匠师傅专门包了一个小砖窑,烧了一炉砖,用新烧好的耐火砖垒砌在窑体残部上,认认真真,搭出拱顶;
\n
火膛,窑床,一部分一部分砌筑完毕,内部涂抹泥浆,又在顶部铺一层粘性黄土;
\n
最后,等整座窑基本干透,把桩师傅亲自出手,对修复完毕的龙窑,进行烘窑和试烧:
\n
整个修复过程中,沈乐连上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跟着跑来跑去,帮忙搬砖,帮忙挑泥土,帮忙把一桶一桶泥浆挑进窑里;
\n
准备试烧的时候,他和所有的学生们,蹲成一排,在附近的工作室里“砰”、“砰”、“砰”、“砰”:
\n
“好冷啊,我在东北玩泥巴……虽然东北很大,我在大连没有家……”
\n
几个人一边干活,一边乱七八糟地唱。没办法,这会儿,他们干的活实在有点枯燥:
\n
虽然是试烧,也是按照正式烧窑的要求进行,要进行热工测试。既然要进行测试,窑就不能空烧,里面得摆满被烧的东西——
\n
这些东西,都得他们这些学生,吭哧吭哧地做出来!
\n
作为新手,他们甚至不配去拉坯,做瓷碗瓷盘什么的,只能做点儿窑具,比如那用来装瓷坯的匣钵……
\n
这些匣钵,歪点儿、斜点儿、厚薄不匀,反正问题也不大,让学生们练手就完了!
\n
这次烧窑,整个窑床,都要码满匣钵,而且每隔一段,要把匣钵码得密密麻麻的,用来构成挡火墙。
\n
匣钵这种东西,其实也有得卖,但是,张教授一句“反正也该让他们练练手,匣钵练熟了,回头做瓷坯,才能熟能生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