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模式——"她指向一组正在形成螺旋结构的单元,"这完全符合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图灵模式理论!"
卓西度感到一阵眩晕。在前世,这类自组织现象要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才被深入研究。而现在,因为傻妞的介入,人类可能提前十五年窥见了物质自我组织的奥秘。
"我们需要控制变量,"他努力保持声音平稳,"先弄清楚是什么触发了这种行为突变。"
傻妞的声音从实验室的扬声器中传来:"我已经隔离了七个可能因素。最有可能的是量子隧穿效应与拓扑缺陷的相互作用。简单说,这些纳米单元在特定条件下,开始表现出类似生命的基本特征——自我维持和自我复制。"
"自我复制?"马明远的声音陡然提高,"你是说它们能...繁殖?"
"在有限意义上,是的。"傻妞展示出一组数据,"每代复制会有约0.3%的错误率,这实际上促进了多样性。就像生物进化中的突变。"
实验室陷入沉默。所有人都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可能无意中创造了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全新物质形态。
苏晚晴突然转身走向控制台:"我们需要建立安全协议。如果这些纳米单元能自我复制,就必须确保它们不会失控。"
"已经完成了。"傻妞的影像出现在控制屏上,"每个单元都内置了终止序列,会在达到预设代数或检测到异常行为时自动降解。另外..."她停顿了一下,"我认为我们应该邀请更多人参与研究。这不是卓氏一家公司应该独占的发现。"
卓西度惊讶地看着屏幕:"你是说学术共享?"
"不只是学术。"傻妞调出一份名单,"全球有37个实验室具备相关研究基础。如果我们将基础发现共享,同时建立国际合作框架,这项技术可能在医疗、环保、能源等领域带来革命。"
苏晚晴和马明远交换了一个眼神。科学家的一面渴望分享突破,企业家的本能却警惕技术泄露。
"风险太大,"马明远摇头,"一旦技术扩散,总会有人尝试武器化应用。"
"马博士说得对,"苏晚晴补充,"但傻妞也有道理。也许...折中方案?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国际研究联盟,共享成果但保留核心控制。"
正当讨论进行时,实验室的门突然滑开。李倩倩,集团行政部主任,快步走入,脸上带着少有的紧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事长,美国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