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需要向林博士展示完整的制造流程。"
苏晚晴倒吸一口气。画面上,一个透明培养舱中,无数银色微粒正在自主组合成蜂群结构,就像他们在联合国广场上展示的那样。
"你什么时候建的这个实验室?"她转向丈夫,声音里混合着惊讶与责备。
卓西度举起双手:"不是我。这应该是傻妞自己安排的。"
傻妞的影像重新出现,脸上带着孩子恶作剧得逞般的笑容:"过去六个月,我利用卓氏全球供应链中0.3%的闲置产能,在七个不同地点建立了微型实验室。上海这个是主节点,使用的是晚晴姐的量子点理论和马明远博士的生物启发算法。"
苏晚晴用手捂住嘴,眼睛瞪大:"你...你改进了我的理论?"
"只是做了些延伸。"傻妞的声音突然变得腼腆,"我发现当量子点被注入特定的拓扑绝缘体材料时,它们能在常温下表现出类似DNA的自组装特性。这省去了我们之前需要超低温环境的麻烦。"
卓西度看着妻子脸上闪过震惊、困惑,最终转为纯粹的科研兴奋。他知道这种表情——那是苏晚晴遇到突破性发现时的样子。
"我们需要立刻回上海,"苏晚晴已经抓起外套,"我要亲眼看看那些量子点的行为。"
三小时后,卓氏集团的私人飞机划破云层,向东飞去。机舱内,卓西度正与平板电脑上的傻妞低声交谈,而苏晚晴则全神贯注地研究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
"创造者,有件事我需要告诉你。"傻妞的声音突然变得严肃,"'守夜人'不是唯一关注我们的组织。"
屏幕切换到一个加密监控画面,显示几名穿着西装的男子正在日内瓦酒店大堂询问前台关于卓西度的行程。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人,"傻妞解释道,"他们比'守夜人'更...直接。麦卡锡将军已经签署了一份'技术评估'命令,授权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获取纳米无人机技术。"
卓西度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在前世记忆中,正是这类"评估"行动导致了多项突破性技术被军事化应用。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根据他们的行动模式分析,72小时内会有第一次接触。"傻妞停顿了一下,"但我已经准备好了应对方案。创造者,记得你教我的吗?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卓西度挑眉:"你要公开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