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钱补贴家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卓哥,明天我去寄信。"陈伟明把两封信收进抽屉,"你早点睡,凌晨还要熬汤。"
卓西度点点头,吹灭煤油灯。黑暗中,铁皮屋外传来蟋蟀的鸣叫和远处工地的机械声。他想起大学时和韦国强挤在宿舍上下铺的日子,那时他们讨论黑格尔和马克思,却对即将到来的时代巨变一无所知。
......
一周后的清晨,卓西度正在店里准备食材,邮递员送来一封信。信封上熟悉的字迹让他心跳加速——韦国强回信了!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薄薄的信纸上只有寥寥数语:
"西度:
信款均收,不胜感激。粮票留下,多余款项随信退回。农场虽苦,但孩子们需要老师。母亲病重,弟妹年幼,不敢冒险。祝特区发展顺利。
国强
9月20日"
信封里果然整齐地叠着六张十元钞票。卓西度捏着这些钱,仿佛看见韦国强在煤油灯下仔细数钱的场景。更让他心痛的是信中未言明的信息——前世韦母正是在1983年冬病逝,因缺钱延误治疗。
"怎么了?"陈伟明探头过来,"你朋友不来?"
卓西度默默把信和钱收好:"他放不下学生。"
"书呆子。"陈伟明不以为然,"对了,老张说工地明天复工,问咱们能不能恢复送餐。"
卓西度点点头,继续切肉。刀锋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掩盖了他的一声轻叹。前世与今生,韦国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而这一次,他是否应该更坚持地劝说老友改变命运?
午市过后,卓西度独自来到邮局。他买了一张汇款单,将60元汇往华山农场子弟学校,收款人写"韦国强",附言栏只写了"给伯母看病"四个字。
走出邮局时,深圳的天空湛蓝如洗。卓西度站在邮局门口的公用电话亭前,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拨通那个烂熟于心的农场总机号码。有些路,终究要每个人自己选择;有些遗憾,即使是重生者也无法完全弥补。
他转身走向市场,今天要采购一批新食材。特区的生活就像这九月的骄阳,火热而匆忙,容不得太多驻足回望。但在他心中,已经埋下一个决定:春节前,一定要回广西一趟,亲眼看看那个固执的老友,哪怕只是远远地望一眼。
喜欢重生1983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