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含糊其辞,赶紧转移话题,"餐券印好了吗?"
"好了。"陈伟明从柜台下拿出一叠粉色纸片,"按你说的,50张一本,预售打九折。"
这是卓西度运用前世知识设计的资金回笼方案。工地工人流动性大,经常赊账难收回。改为预售餐券后,既能提前获得现金流,又能绑定顾客。仅上周就预售出200多元,足够支付铺面押金和厨具更新费用。
上午十点,三个销售点同时开张。卓西度坐镇主店,陈伟明负责巡查各点补货。正值夏季,工人们喜欢酸辣开胃的广西煮粉,而附近电子厂的女工则偏爱清淡的潮汕鱼丸粉。卓西度根据不同客户群调整配方,甚至学着用简单的粤语招呼顾客:"雷猴,食乜粉?"
中午高峰过后,卓西度正在清点上午收入,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正在与陈伟明争执,她的普通话带着浓重港腔:"我不管啦,你们的粉里有头发,我朋友吃完肚子痛!"
卓西度赶紧上前:"小姐,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解决..."
"解决?赔钱啦!"女子甩出一张医院收据,"医药费20块!"
卓西度接过收据仔细查看,发现日期是昨天的,而他们昨天根本没卖鱼丸粉。他心中了然,这是遇到敲诈了。前世的学术研究中,他了解过特区初期的商业环境,这类事并不罕见。
"这样吧,"卓西度平静地说,"我们去医院找你朋友当面了解情况,如果真是我们的责任,医药费双倍赔偿。"他指了指墙上,"我们是有执照的正规经营,工商局就在前面路口。"
女子的眼神闪烁起来,声音也低了八度:"算...算了,我们自认倒霉。"说完转身就走。
陈伟明气得满脸通红:"妈的,骗子!要不要追上去..."
"别节外生枝。"卓西度拦住他,"做生意难免遇到这种事,记住我们的原则——不惹事,不怕事。"
下午三点,店里暂时清闲下来。卓西度趴在柜台上小憩,忽然被一阵电子音乐吵醒。陈伟明得意地晃着一个砖头大小的录音机:"看,三洋牌,走私货,只卖我80块!"
录音机里正播放着邓丽君的《甜蜜蜜》,甜腻的歌声在简陋的铁皮屋里显得格外突兀。卓西度记得,1983年邓丽君的歌在内地仍被视为"靡靡之音",但特区的年轻人已经偷偷传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招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