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力能隔空伤人,威力巨大。”
慕容博说着,手指轻轻点向桌面,虽然没真正施展内力,但那沉稳有力的动作,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薛慕华不禁凝神细听。
他开始从最基础的运气法门讲起,拆解每个动作要领:
“运气的时候,要以意领气,从丹田出发,顺着奇经八脉在周身游走,等气感充盈了,再汇聚到食指指尖。
出指的时候,手臂要像拉满的弓弦,沉稳又有弹性,指劲瞬间爆发,才能势如破竹。”
慕容复在一旁不停点头,还补充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实战的时候,参合指出指的角度特别关键,角度稍微有点偏差,就很难击中对手要害。
我之前和一个高手对决,就因为出指角度不够刁钻,差点错失良机。”
薛慕华听得入了神,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慕容博都耐心解答。
当谈到武学理念时,慕容博站起身来,神色庄重:
“武学之道,可不只是追求力量和技巧,更在于修身养性,领悟天地万物的道理。
就像少林的‘一苇渡江’,看似简单的水上轻功,实际上蕴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把控和运用。”
说着,他走到书房中央,双手模拟持苇的姿势,演示起“一苇渡江”的原理:
“施展这功夫,得把内力均匀分布在脚下,借助水面的浮力,用极快的速度踩踏前行。
这不仅考验内力深厚,还得对自身动作和节奏有精准的把握,才能在水上行走自如。”
一招一式,尽显宗师风范。
碰到薛慕华感兴趣但不太了解的武功,慕容博更是毫无保留。
听说薛慕华对“一苇渡江”好奇,慕容博立刻兴致勃勃地讲解起来:
“这门轻功,平时修炼得强化对内力的精细控制,还得训练自身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说完,他就在书房里模拟在水面上的动作,脚步轻盈又稳健,仿佛真的踏在飘摇的芦苇上。
慕容复也在一旁帮忙说明:
“配合上乘内力施展,‘一苇渡江’的速度和灵活性能成倍增加,不管是追击还是闪避,都能出其不意。”
薛慕华被他们父子俩的热情和毫无保留的诚意深深打动,也打开了话匣子,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用医术换来的各路武功心得:
“我曾经从一个塞外高手那儿换来‘狂风刀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