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册子的原主人从另一个离得挺远的教堂搬来,发现两个不存在联系的半封闭聚落里,居然有着相当类似且复杂的编织手工制品。作为好奇心比较强还有空闲的人,他在几次外出经过附近村镇的时候顺便留心了这事。
\n
结果是教区中的绝大部分聚落,尽管口音和习俗差异显著,却都有着同类编织制品存在。
\n
材料和用途各有差异,但在成品外观与手法细节上极为统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模一样。
\n
他将其形容为“通天塔”。
\n
就像那座直通天际的高塔崩塌后,每个碎片化的聚落都分得了一砖半瓦,随着长时间的割裂逐渐忘记了它的来源和含义,然而那块异常华美的砖石仍牢牢镶嵌在新建筑的地基上,无法去除。
\n
之后关于此事的记录便不了了之,原因是在文盲率无限接近百分之一百的地方,不存在能追溯三代以上的信息。
\n
有些家庭甚至往上追三代都不是原住民,是随领主搬来的移民,也不知从哪学会的,只觉得确实美观,于是当做一门手艺和某种庇护象征保留下来。
\n
个人能力限制了好奇心发挥,记叙者很快就半途而废,徒留两位没看到后续的修士抓耳挠腮。
\n
可惜这已经是最齐全的记录,大多数修士都和本地居民一样被崇山峻岭围困了大半辈子,全部心力耗费在了教义的本土化上。
\n
往书架更上层翻找,书册稀疏了不少,材质朴素廉价,显然来自更早的年代,那时还是教会在此筚路蓝缕的阶段,没多少空闲。
\n
“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可以作为备用的报告内容。毕竟罕见天象少见,本地民俗遍地都是,要写出点新东西容易多了。”
\n
菲尔德踮起脚去够书架最上层,多米尼克一手帮忙扶着梯子,一手端着那本好奇心旺盛先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