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
一众主和派官员齐声高呼。
刘禅沉着脸,摆了摆手:“来人,给朕立刻拟诏!”
“喏!”黄皓忙不迭取来笔墨,按照刘禅旨意起草诏书。
不消片刻,一道加急诏令便火速出宫,送往荆州前线……
蜀都城外一处幽静竹林,茅庐掩映其中。
茅庐内,诸葛亮盘膝坐于木榻之上,双目微闭,似在静心调息。
自假死退隐以来,他每日焚香抚琴,好不悠闲!
这时,一名心腹家将快步入内,躬身禀报道:
“丞相,方才探子来报,曹魏十万大军已集结荆襄,与东吴边境对峙,声称随时准备援吴。”
诸葛亮睁开双眼,目光一凝:“哦?曹魏终于出手了。”
一旁侍立的马谡闻言,不禁皱眉道:
“丞相,曹魏早不援吴,晚不援吴,为何偏在此时兴师?莫非杨仪东征,让曹魏坐立不安?”
诸葛亮缓缓点头:
“正是如此。曹魏原打算坐山观虎斗,等蜀吴两败俱伤再渔利。”
“哪知杨仪用兵如神,霹雳般连下荆州、公安,东吴节节败退。”
“曹叡若再不援吴,江东恐不保。蜀汉一旦并吞江东,其势将不可阻挡。到那时,孤立的曹魏必亡无疑。”
“仲达此人老谋深算,断不会坐视我军轻取江东。”
马谡恍然,赞叹道:
“丞相高见。如此说来,曹魏此举倒在情理之中。”
诸葛亮微微一笑,苦笑中透着几分复杂:
“唉,说来惭愧。这等天下大势,本应由我未雨绸缪。”
“奈何我诈死隐退,如今局势,全仗杨仪一人支撑……”
他话音未落,又有一名侍从快步入内,脸色焦急:
“丞相,不好了!宫中密信急报,陛下于朝会上裁决,下诏杨仪立刻班师回朝,罢兵退战!”
“什么?!”
诸葛亮豁然起身,失声惊呼,“陛下竟下诏罢战?”
马谡也是又惊又疑:
“这……陛下为何如此糊涂!如今大好形势,怎可半途而废!”
诸葛亮背着手在室内来回疾走,神情间再无先前的从容。
“刘禅此举,实在失策!如今我军士气如虹,东吴衰败在即,怎能说退就退?”
“一旦退兵,前功尽弃不说,还平白长了东吴士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