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流寇淹死,招抚?招抚个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如此论调之下,毛轩之流的观点自然被当成耳旁风,说这些话的人自然也被打成投降派。
然而此刻,毛轩和说书人相谈甚欢,既在市井之中,说说何妨。
于是他靠近说书人的耳朵,低声道:“近年流寇越剿越多,与朱昊祖扩军过快关系重大。原来,此地只有无量军一股势力,百姓已经苦不堪言。朱昊祖扩军之后,军费增加,赋税加重,百姓更不堪重负。况且,由于其军队人员良莠不齐,因而多有公然抢劫以及杀良冒功的事情发生。正因如此,活不下去的百姓才起兵造反,形成了现在的天道军。唉!天道天道,上天无道,不起兵反抗,岂非是死路一条?唉!”
叹罢,毛轩接着开口:“如此剿匪、扩军、增税、造反,形成了无休无止的恶性循环,这才会有越剿越多的盗匪。因而不由分说一昧扩军剿匪,乃是下策。”
说到这里,毛轩见说书人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观点,于是继续讲下去:“以我之见,如今天道军中的人多是被无量军抢掠,又遭官府层层盘剥的无辜百姓,故而既对无量军恨之入骨,对官府也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天道军是可以争取的。最好能派一个忠直善辩之人,深入天道军中,进行招抚,许以利害。只要操作得当,定有机会使天道军弃暗投明,随后全力歼灭无量军,并遣散安置天道军,裁军减税,此为中策。”
“那上策呢?”说书人迫不及待地问他。
毛轩回答:“天道军多是被无量军抢掠过的当地百姓,向来与无量军不共戴天,若能假天道军之手除掉无量军,则是上策。”
说书人想了想,告诉毛轩:“欲行此事,还需要一个说客,一个胆识过人、通透局势、敢于身入贼巢的说客。”
“是啊!”毛轩应和道。
“若是让你去担当此事,如何?”于文正问毛轩。
毛轩轻轻一笑,拍了拍说书人的肩膀,道:“阁下认真了,我们不过市井之中高谈阔论而已,上面的人听不到,我也去不了。”
“若是能去,你敢去吗?”于文正又一次问毛轩。
他一本正经的样子,仿佛他们两个不在市井之中夸夸其谈,而在西南匪患的参军营帐运筹帷幄。
毛轩被说书人一脸认真的样子镇住了,随后正色道:“若是派我去,我定身入贼巢,不辱使命。成则千古留名,替西南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