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听杨守真开口,
“师父,若弟子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就干脆将狼群与熊全杀了,这样,他们就不会祸害百姓了。”
闻言,张道之下意识一愣。
这...
不对,严重不对。
那个故事,老天师张先也教给他过。
最优解的答案,应该是先观狼群异动是否合于天时。
若因山民过度樵猎使那座山林惨遭破坏,当令村民禁伐三月以复植被,使狼群自迁。
正如《经法》所言 ‘春夏为德,秋冬为刑’,需在万物生长季行养护之德,待秋冬再议驱策。
李云深未察时节,逆时施术,终致失衡。
此为循天地刑德之序。
随后,取桃木为剑,以朱砂书 ‘离火符’驱狼,于寅时面向狼群栖息地焚化。
离卦属火,狼群最忌焰火。
同时在邻山布 ‘坎水阵’,以水生木滋养山林,引熊群回归原居地。
此为 ‘以炁化形,五行相制”’之法,既驱狼又防熊,又能很好保护山林之生态。
最终,立契约于山神。
备三牲鲜果祭拜山神,以黄纸书《驱兽文牒》,写明 ‘狼迁西麓,熊归东岭,人兽各安其所’。
待山神允诺后,令弟子持文牒遍插山林边界。
此举如《道门科范》所载 ‘申盟天地,立定界约’,使万物各循其道。
三策并用。
正如《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之训,真正的仁不是强行拯救,而是让天地万物在道的运化中自然平衡。
身为异士,当如圣贤,不偏不倚,视众生为平等。
至于三月内村民不去樵猎,可教其生存之道。
如在三月,正值春生,可采蕨菜、春笋充食。
如在其余月份,皆可寻山食为生。
或者教他们编竹器、织草席等,但凡是在山上潜修日久的道士,基本都会编织草席、竹器等。
或用‘丰穰符’护田垄,令弟子指导春耕,待禁伐期满,山林复茂,猎物自回,田苗也丰。
此为长久之道。
当时张先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
张道之给出的回答,也只是最后一个。
可是,如今,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守真给出的回应,居然是将狼群与熊都杀了。
这样做肯定不对。
张道之又试着问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