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天赋不好的事情了。
就连记性都是极差。
不过,张道之却并没有因为这个,就对他再次打骂。
而是语重心长的开口道:
“旁人如何,为师不知,也不愿去知。”
“但你既入我门下,会不会背这些经义倒是其次。”
“但是,你要去懂,懂得圣贤传下来的这些道理。”
在张道之看来,道门经义的存在,并不是要让道教弟子去死记硬背。
而是要让道门弟子懂得经义中暗藏的道理。
只有懂了道理,才能去看懂经义。
死记硬背,那是儒生做得事情。
杨守真一脸乖巧的点头道:“师父,我懂了。”
张道之点了点头,开始斟字酌句的向杨守真讲解他从这些圣贤留下的句子中所悟出的道理,
“天地不仁...是说...”
“天地无情,视万物平等,圣人无偏,待百姓等同。”
“身为修行者,也要如此。”
稍后,张道之开始讲起一个故事。
___
传闻,在很早以前。
终南山有一位修行者,名叫李云深,他见山民遭狼患,动了恻隐之心,私放符咒驱狼。
狼群迁去邻山,却引熊群下山伤了邻村人。
山神追责,言其凭私情乱天地秩序,收回他二十年修为。
李云深瘫坐崖边才悟:强行干预非仁,顺自然节律方是真道。
___
当听完这个故事以后。
杨守真一脸不解,“难道,放任村民遭遇狼患,不管不顾,才是修行之道?”
张道之摇了摇头,“非是不管,是要知‘管’的分寸。”
“百姓受灾当救,切不可凭一时恻隐乱了规矩。”
“如医者救病,需按脉理施药,而非盲目灌补。”
“顺天道节律而行,护其生机却不越俎代庖。”
“这才是圣人之仁 —— 如天地育万物,不偏不私,任其自然生长罢了。”
杨守真似懂非懂,“师父,我应该是明白了。”
“那位异士驱赶了狼群,却又引来熊患,而且,狼群到了别山,焉能不知,届时狼群不会祸害别山百姓?”
张道之露出赞许的目光,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然后,话音刚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