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肌肉微微起伏,碾子"咕噜咕噜"转起来,谷芽的清香混着药柜里的当归、陈皮味儿,慢慢压过了鞭炮的硝烟。
"哥,咱们的谷芽不多了。"王雪跟过来,声音低了些,"库房里只剩小半袋,刚才李大叔这单,再卖两三位就没了。"
王宁停下碾子,额角沁出层薄汗,他用搭在肩上的白布擦了擦:"去趟城西老张家的粟田,他家的粟米饱满,发的芽才好。让张阳跟你去,带上竹筛和晒席,咱们自己采了回来发。"
"现在?"王雪看了看窗外,日头正毒,"这时候去田里,能热晕过去。"
"越热越好。"王宁碾着谷芽,语气笃定,"粟米要在日头足的时候收,水分少,发芽时不容易霉。你让张阳多带些水,注意别碰伤了穗子。"
正说着,门外的鞭炮声停了,孙玉国摇着把檀香扇踱进来。他穿件簇新的黑绸马褂,袖口镶着金边,手指上戴个翡翠扳指,晃得人眼晕。"王掌柜,听说你用谷芽治病?"他扇着扇子,风里带着股劣质香粉味,"我这儿有批好货,比你的芽子饱满,给你算便宜点?"
王宁瞥了眼他身后的刘二狗,那汉子背着个麻袋,麻袋缝里漏出些谷芽,颜色发乌,还沾着泥。"孙老板的好意心领了,"王宁把碾好的谷芽塞进纸包,"只是我这百草堂的药,得自己炮制才放心。"
孙玉国"嗤"了声,扇子往手心一拍:"不就是发了芽的谷子?还当是什么宝贝。乡亲们,你们可别被他骗了,这玩意儿在田里随便能捡一大把!"
街上渐渐围了些人,有几个交头接耳,显然被说动了。王宁的妻子张娜这时从后院出来,她刚给晒药的竹匾翻了面,素色布裙上沾着些干草。她手里端着个白瓷碗,碗里是刚熬好的汤药,冒着热气,散着淡淡的甜香。
"各位叔伯婶子,"张娜声音清亮,却不张扬,"这是用谷芽、麦芽和小米熬的汤,大家尝尝。"她舀了勺吹凉,先递给李老栓,"您试试,是不是比泻药舒服?"
李老栓喝了口,眼睛一亮:"哎?这汤甜甜的,喝下去肚子里暖暖的,不那么胀了!"
张娜笑着说:"谷芽甘温,就像给脾胃添柴火,慢慢烧,把积食化了。孙老板的药是泼冷水,看着痛快,其实伤了底子。"她抬手把鬓角的碎发别到耳后,露出手腕上串着的药香珠串,那是用苍术、白芷磨粉做的,驱蚊又提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玉国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刘二狗在他耳边嘀咕了句,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