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卖给村里人,你看怎么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宁点头:“这是好事,药材好了,才能治好病。”
两人正说着,就见林婉儿拄着拐杖慢慢走来,身后跟着个年轻小伙子,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药篓,是邻村的,听说想跟着林婉儿学采药。“王宁,我听说你要跟孙掌柜合伙进药材?”老妇人笑着说,“这可是好事,我这儿有个方子,是用白芥子配的,专治风寒咳嗽,你们要是想做药丸,我可以教你们。”
王宁连忙道谢。林婉儿的方子都是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珍贵得很。
不一会儿,钱多多也来了,背着他的皮褡裢,脸上堆着笑:“王掌柜,孙掌柜,我把亳州那边的药材清单带来了,你们看看,要是没问题,我这就去订货。”
王雪凑过去看,指着上面的“白芥子”说:“钱掌柜,这白芥子是亳州产的?那边的沙质土多吗?”
钱多多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小丫头片子懂的还不少!亳州那边确实多沙质土,产的白芥子质量好,油性足,比咱们这儿的还强些。”
王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曾经剑拔弩张的几个人,如今能坐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药材做好,怎么给村里人治病,这大概就是林婉儿说的“药能聚人”吧。
傍晚时分,村民们陆续来看病抓药,百草堂里热闹起来。张娜在柜台后忙着抓药,王雪在旁边帮忙,时不时回答村民的问题,声音清脆,条理清晰。王宁坐在桌前,给一个老汉诊脉,老汉咳嗽得厉害,是风寒引起的,王宁开了方子,里面就有白芥子,还特意嘱咐他,这药要饭后服,别空腹,以免伤胃。
孙玉国也来了,帮忙整理药材,见有村民要治关节痛,就推荐用白芥子研末调敷,还仔细讲解用法,比王宁说得还详细。林婉儿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手里的拐杖轻轻敲着地面,像是在打拍子。
夕阳透过窗棂照进来,把药铺里的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药柜上的瓷瓶闪着光,药材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有当归的甘醇,有薄荷的清凉,还有白芥子那独特的辛辣,混合在一起,竟格外和谐。
王宁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爹临终前说的话:“做药材生意,不图赚多少钱,只求问心无愧,能治好病人的病,就是最大的福气。”他现在终于明白了,这福气,不仅是看着病人康复,更是看着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看着身边的人都能守住良心,用好每一味药。
天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