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色的籽粒垂下来,被秋风一吹,轻轻晃动,像一串串微型的风铃。王宁正坐在药铺前的竹椅上,教王雪辨认药材图谱。小姑娘穿着件新做的青布衫,是张娜用染了苏木的布给她裁的,辫梢的红头绳换成了蓝的——她说,现在自己也算半个药师了,得沉稳些。
“你看这白芥子的图谱,”王宁指着图上的植物,“茎直立,叶互生,边缘有锯齿,这些都是关键特征。但最重要的是记住它的性子,辛温,能温肺豁痰,通络止痛,却也伤阴,阴虚火旺者绝不能用。”
王雪点头,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下,字迹娟秀,比刚来时工整了许多。她现在不仅能认出几十种药材,还会简单的炮制,炒白芥子的火候掌握得比王宁还准,林婉儿见了都夸她有天赋。
“哥,李大娘来了。”张娜从里屋走出来,手里端着个瓷碗,碗里是刚熬好的小米粥,“说要谢谢你,特地熬了粥送来。”
王宁抬头,只见李大娘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右腿已经能正常走路了,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她穿着件新做的蓝布褂子,是用卖了红薯的钱扯的布,看着精神多了。“王掌柜,我这腿全好了!”她把手里的篮子往柜台上放,“这是自家种的红薯,蒸了些,你尝尝。”
王宁连忙扶她坐下,又让张娜倒了杯热茶。“您这腿好利索了就好。”他笑着说,“以后注意保暖,别再受了寒。”
“哎,记住了。”李大娘喝了口茶,“说起来还得谢谢孙掌柜,前两天我去他那买针线,他还特地嘱咐我,让我别碰生冷的东西,说对腿不好。”
王宁有些意外。自从上次济世堂的事后,孙玉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仅把药铺重新打理了一遍,还亲自上山采药,听说最近治好了几个小毛病,村里的人也渐渐愿意去他那儿了。
正说着,就见孙玉国背着个药篓从巷口走来,竹篓里装着些新鲜的草药,沾着露水。他穿着件青布短褂,裤脚卷着,脚上的草鞋沾着泥,看着比穿锦缎马褂顺眼多了。见了王宁,他放下药篓,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
“王掌柜,忙着呢?”他从药篓里拿出一小包东西,“这是我今早刚采的白芥子,炒了些,想请你尝尝,看火候怎么样。”
王宁接过来看了看,籽粒饱满,颜色淡黄,散发着淡淡的焦香和辛辣味。“炒得不错,火候刚好。”他赞道,“比我第一次炒的强多了。”
孙玉国咧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都是你教的好。对了,钱掌柜昨天来了,说要跟我们合伙,从亳州进些好药材,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