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祯道:“可包拯所言也不无道理,这个世界本就是强者为尊,番邦不敢侵犯大宋,那是因为大宋国力强大。”
“包拯曾经说过一句话,朕倒是十分认可。”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没有不可为之事。”
“好比当初的大宋和辽国,因为大宋的羸弱,一直受辽人的颐指气使,抬不起头来,哪有什么同盟之谊。”
“如今大宋强大了,番邦也全都成了朋友。”
“倘若侵略能让大宋基业永固,又有何不可?”
看着皇上的眼神,太后就知道他已经有所决定了,说道:“看来皇上这是准备对外宣战。”
赵祯点了点头,以大宋今日之国力,必须扩张。
他要打造一个前所未见的强大帝国出来,将中原文明的火种传播到全世界。
次日一早,赵祯又临朝议事。
“包卿,你说得不错,国家利益至上,朕要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包卿以为应当攻打哪个国家。”
群臣见皇上态度突然转变,都吃了一惊。
“陛下,如今天下太平,又何必打仗,涂炭生灵。”
“是啊陛下,三思啊!”
“大宋这些年一直深处战争漩涡,国家方兴未艾,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万事以和为贵。”
“大宋乃礼仪之邦,岂能随意攻打其他国家。”
“……”
群臣纷纷站出来反对。
大宋现在的疆域高达一千八百万平方公里,偏远地方都已经难以有效控制,若是再继续攻打,百官倒不担心大宋打不下来,可打下来了也难以控制和管理。
毕竟西域,大理南部的国家和中原文明天差地别,文化差异太大,沟通起来都困难。
如今超过三十多个国家均归附大宋,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和大宋积极开展贸易,互通有无。
现在若是除恶反而,突然宣战,岂非有损大宋的名誉。
若是如此,以后还有几个国家还敢和大宋建交,还有多少个国家还敢相信大宋。
听到百官的反对声,包拯却是冷笑了一声:“诸位大人之言,真乃迂腐之见。”
“国家与国家之间,靠的是武力,经济实力,而不是仁义道德。”
“难道各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