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主持修建的作坊是什么样子。
“包卿,朕明日便亲自去看看新建的作坊。”
“是!”包拯应声,“臣明日陪陛下一起去。”
次日。
赵祯坐上隆辇,摆驾西郊。
包拯和百官则是骑马。
第一时间来到炼钢厂。
偌大的厂房映入眼帘,百官都惊呆了。
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作坊?
光是一个作坊,便能容纳几万人。
“包卿,如此规模宏大的作坊,得生产多少机械?”
“皇上,臣准备先生产一万台纺织机,一百辆火车,一万台耕地机,二十艘轮船,而且这只是初步预算,等机械打造出来,投入生产之后,再继续扩大生产。”
“包卿,难不成所有的机械都用钢铁打造?”
“是的皇上!”包拯道,“钢铁打造的机械才能耐久,就拿轮船来说,臣所打造的轮船最少可以承载1000万斤,非是木材所能承载。”
“啊?”
“1000……万斤?”
“我没听错吧!”
“包大人,你不会是来玩笑吧,1000万斤,这也太天方夜谭了,绝不可能。”
“船只怎么可能承载这么大的重量?”
“大宋最大的商船,最多能载重一百万斤!蒸汽船的载重是十倍?”
“……”
百官仿佛在听笑话一样,包拯这牛逼吹得也太大了。
包拯抿了抿嘴,淡然一笑。
这个时代的人无法理解后现代的东西,不足为奇。
其实,这已经是包拯的保守说法了。
就是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第一台轮船都能承载500万斤,更何况包拯打造的不是第一代蒸汽轮船,而是最先进的轮船。
能量的损耗只有百分之二十,且动力强。
“好了,诸位大人拭目以待便是。”包拯懒得解释,只有事实才能说话,等蒸汽机生产出来后,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包拯带着皇上和百官游览了四五个作坊,每一个作坊的用途,包拯也一一介绍。
比如零件生产厂、组装厂、污水处理厂等,该有的都有,包拯早就考虑全面了。
“陛下,这工程量也忒大了,朝廷至今已经花了八千万两白银,仅仅只是将作坊建设出来,要是按照包大人所说,要制造那么多的机器,还得花多少银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