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道:“所以,朝廷一定要将财富牢牢控制在手里,大作坊的经营权、生产权,均要让朝廷来掌控。”
“不过朝廷控股也有一个弊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经济的发展。”
“所以,朝廷还需要鼓励地方小地主、商人、富农建设工厂,让市场自由竞争。”
“总之,抑制富人,提高他们的税收,鼓励中低产自主创业。”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还需要抓紧印刷交子,尽量用交子来替代金银铜。”
早在刘太后时期,大宋朝廷便已经开始使用交子了。
包拯当上宰相之后,更是积极鼓励交子的印刷和流通。
到现在,交子的流通量已经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铸造金银铜的成本。
城镇的百姓内心里已基本接受了交子。
只有偏远落后的村落,还不认可。
想到这里,包拯接着道:“所以三司户部尚需加强对交子的宣传,三年之内,务必要让交子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纸币相对金银铜币而言,虽然也有弊端,可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铸造成本,运输成本,流通成本都会大大降低,且朝廷也方便掌控。
唯一的弊端就是,朝廷如果对经济预估不准确的话,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是!”王安石连连答应。
……
三个月后。
汴梁西郊外的作坊已经陆陆续续地建设起来了,大大小小一百多间作坊。
之所以有这么多,自然也是为了生产所需。
毕竟光是一个蒸汽机的零部件便上百个,需要流水线作业。
每一座工厂的分工都不同。
每一座作坊的规模都格外宏大,最大的占地一千多亩,最小的也占地五百亩。
既然要干,自然就要朝好的方面去做,而不是等后期又来整改,浪费成本。
毕竟,朝廷百分之八十的财政税收都用来搞工业了。
就拿纺织机来说,包拯准备第一批生产量在一万台上。
所以,工厂的规模不大也不行。
还有炼制钢铁、打造零件、制漆等等,都需要明确的分工。
作坊竣工后,赵祯已迫不及待想要去御览一番了。
毕竟这可是朝廷下了血本才建设起来的,他当然也好奇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