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后来,老太婆不在了,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观,反而是越发的糟糕了。那个摄政王,找了个借口,让他靠边站,到河边垂钓去了。当然,这个袁大人,并不是什么省油灯。他最大的资本,就是自己手下的那几万精兵了。因此,我们盟会在南方举事的时候,他按兵不动,一副稳坐钓鱼船的样子。此后,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官至内阁总理大臣了,他才决定出山。
这一番折腾之后,不难想象,对于清廷,他不会是愚忠到底的了。最大的可能性,似乎倒是,他要另立山头?
这一切,又该怎样说呢?
只要他不站在清廷那一边,都还是可以商量的。毕竟,我们盟会成员的举事,并不是为了富贵权势,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因此,对于这位袁大人,我们还是在尽力争取的。那颗炸弹,没有炸死人,不过,也还是会震醒他的。至少,要让他意识到,如果继续站在守旧势力那一边,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这样的一层意思,到了这个时候,他应该能够明白了吧?其实,就算他完全臣服于清廷,也未必就成得了大气。那些皇族成员,会听命于他吗?面对着那么多的掣肘,时间久了,就算他大权在握,也迟早会被架空的。
那个皇宫大殿,他是回不去的了。
而另一方面,受此惊吓,他会不会这样想:你们那些保守派,还没尝过炸弹的滋味吧?如果真是这样,老臣这就提醒你们,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逆天而行到底是什么下场,你们迟早都是会见识到的。作为同僚,在此,我就先提醒一句,让你们有一点思想准备。
袁大人如果能够转过弯来,再“现身说法”一番,也是一件好事情吧?至少,那些愚忠者,能够多一点自知之明,继而好自为之。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我们的想象。
我们确实是希望,那些守旧派,能够幡然醒悟,回到正道。只是,对于袁大人来说,他最明显的改变,似乎也只是稍稍收敛了些,不再那样肆意妄为了。至于他是否以身说法,去规劝那些守旧分子,我们还是不太清楚的。而且,袁大人的转变,或许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吧?
接下来,我们的侧重点,又该放在哪儿呢?
寄希望于袁大人的幡然醒悟,真的就行得通吗?还有,那些守旧人物,他们所见到的,只是袁大人遇刺。于是,他们也有可能会这样想,放心吧,盟会成员的目标,是那位权倾当朝的袁大人,跟我们无关吧?
由此看来,对于这样的猎物,你真不知要说些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