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行至东都郊外,只见城门处车水马龙,往来行人神色匆匆。文宣让随从放慢速度,自己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四周。路边茶摊上,几个百姓正围坐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说太子和东海王又吵起来了?"
"可不是嘛,听说还要夺东海王的兵权,这不是要逼反吗?"
文宣嘴角微微上扬,看来自己安排散布的消息已经奏效。他压低斗笠,继续朝着都城方向前行。
进入东都后,文宣换上吴国官服,径直前往邺国皇宫求见。在宫门处,他主动卸下佩剑,态度恭敬地向侍卫表明来意:"吴国使者文宣,奉太子之命,特来拜会邺帝陛下,还望通传。"
片刻后,侍卫引领着文宣等人进入皇宫。穿过层层宫阙,文宣终于来到大殿之外。他整了整衣冠,缓步踏入殿内。只见邺帝高坐龙椅之上,太子杨轩与东海王杨轼分立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文宣行过君臣之礼后,不卑不亢地开口:"在下吴国文宣,奉我家太子立渊之命,前来向邺帝陛下问安。近日听闻邺国朝堂诸事繁忙,我家太子特命我带来些许薄礼,略表心意。同时,也想与陛下商议边境通商之事,望两国永修和好,互不侵扰。"
他话音刚落,太子杨轩便冷哼一声:"吴国南方有乱,如今突然示好,怕是另有图谋!"东海王杨轼则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打量着文宣。
文宣神色不变,微笑道:"太子殿下误会了。吴国向来以和为贵,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消除两国间的误会。况且,边境安稳,于两国百姓而言,皆是幸事。"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听闻邺国近日东海港事端频发,我家太子愿助邺国一臂之力,共同维护东海安宁。毕竟论起辈分,我家太子得称呼陛下“姑父”!"文宣旋即转身向邺皇行礼。
这话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一愣。邺帝目光灼灼地盯着文宣,良久,才缓缓开口:"吴国太子倒是有心了。只是这边境之事,事关重大,容朕再做斟酌。"
文宣再次行礼:"陛下所言极是。在下此番前来,也只是先表个诚意。若陛下有意,下官愿在东都停留,与陛下详谈。"说罢,他便安静退下,将这场暗流涌动的朝堂交锋,留给了邺国君臣。
烛泪在烛台上凝成蜿蜒的冰棱,立渊攥着密报的指节泛白,湘州知府印鉴在月光下泛着刺目的冷光。案头墨迹未干的调令还留着朱砂批阅的红痕,此刻却像一记无情的耳光,将他苦心经营的局势撕出一道口子。
屏风后传来环佩轻响,陆之心松开发髻的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