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一日三餐,皆需服用母亲亲自调配的药膳,一味也不许落下!”
这近乎严苛的“休养令”,已是莫珺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小桂深知其中蕴含的关切与忧虑,心中暖流涌动,忙不迭地点头应下,眸中笑意盈盈:“都依你,夫君!半日便半日,能去看看那些病患,我便心满意足了。”
重返医馆那日,阳光格外和煦。小桂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只在发髻间簪了那支木雕桂花簪,步履轻盈地踏入门槛。熟悉的药草混合着艾灸的气息扑面而来,病患或坐或立,低声交谈,间或有孩童的咳嗽声。这景象,这气息,于她而言,便是归家般的亲切与踏实。
“莫夫人!”“小桂大夫!”几声惊喜的呼唤响起,几位熟识的老病患纷纷起身。小桂含笑点头,温声问候,径直走向自己那方临窗的诊案。案头,脉枕、笔墨、处方笺早已被细心的学徒擦拭得一尘不染。
半日的光阴,在望闻问切、斟酌药方、施针艾灸间飞快流淌。她专注的神情,温和的语调,精准的脉诊,总能给愁云惨淡的病患带来一丝安心的力量。一位久咳不愈的老妪,在她几针落下后,喉间那恼人的紧窒感竟奇迹般舒缓;一个腹痛啼哭不止的孩童,服下她开出的药散,不多时便安然睡去;更有那从蜀郡归来的乡民,特意携了新收的瓜果前来道谢,告知家中染疫的亲眷已然康复,田地也重新焕发生机……
每一句真诚的“多谢”,每一张舒展的笑脸,都如同春日暖阳,融融地照进小桂的心田。这半日的辛劳,非但没有让她感到疲惫,反而如同汲取了甘霖的草木,精神愈发清明饱满。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便是支撑她穿越时空,扎根于此,对抗那无形岁月洪流最坚韧的锚。
午时将至,莫珺的身影准时出现在医馆门口,目光如炬,无声地提醒着“休养令”。小桂会意,含笑与最后一位病患道别,净了手,随夫君归家。
午膳是精心烹制的药膳:当归乌鸡羹温补气血,清炒枸杞叶明目安神,茯苓山药糕健脾养胃。二人围坐桌旁,虽食不语,却自有一股暖融融的温情在席间流淌。
食毕,小桂便依约归返空间。那株古老苍劲的桂花树,静静矗立在灵雾氤氲的净土中央。她褪去鞋袜,赤足踏上盘虬的树根,身形渐渐虚化,最终与那庞大的树冠融为一体。刹那间,一股磅礴而温和的本源之力,如同母亲的怀抱,将她温柔地包裹、浸润。枝叶间流淌的月华星辉,根系深处汲取的大地精粹,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她因渡灵与耗损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