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至少一轮的深度休整,整个医疗队的运转效率不降反升,如同注入了新鲜血液的躯体,焕发出更强的生机。
支撑着这 高强度运转的,除了意志,更有那源源不断、看似寻常却至关重要的口粮——特制的“救荒麦饼”。
这麦饼其貌不扬,入手沉甸甸、硬邦邦如顽石,表面粗糙,带着烘烤后的焦褐色。然而,当滚烫的山泉水注入粗陶大碗,将那坚硬的饼块浸泡其中时,奇迹发生了!那干硬的外壳如同久旱的土地遇甘霖,迅速软化、膨胀、舒展!原本拳头大小的饼块,在众人惊异的目光注视下,如同吸饱了水分的海绵,竟膨胀至三倍大小!碗中浑浊的汤水迅速被吸干,化作一团热气腾腾、饱满松软、散发着浓郁麦香与奇异咸香的食物!
小桂亲自示范,用木勺舀起一大块泡发的饼糊,那粘稠的质感带着十足的韧劲。“此饼以精麦为主,掺入蒸熟捣烂的黄心薯泥(土豆),更混有秘法熬制的肉糜油脂和岩盐,”她向围拢过来的医者和伤势稍轻、能进食的灾民解释,“入口虽粗粝,却极耐饥,一饼可抵寻常三饼之饱。其中盐分,更能补充身体劳作流汗后耗损的‘元气’,让人有力气,不虚脱!”
众人将信将疑地分食。一口下去,那饱浸了热水的麦饼糊软糯中带着嚼劲,浓郁的麦香混合着薯泥的清甜以及肉脂的咸鲜,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胃口大开的复合滋味。更奇妙的是,一大碗下肚,那火烧火燎的饥饿感迅速被抚平,一股温热的、扎实的力量感,如同涓涓暖流,自胃腹间升腾而起,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驱散了疲惫带来的冰冷与虚浮。原本因长时间劳累和饮食不继而隐隐作痛的胃囊,也被这温热饱足的食物熨帖得无比舒适。
更令医馆众人心下大定的是,无论消耗多么巨大,无论伤员灾民如何增加,那些盛装“救荒麦饼”的厚重麻袋,以及存放金疮药、正骨膏、防疫散的巨大木箱,仿佛深不见底一般,总能及时得到补充。小桂常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消失在营地边缘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或废弃的残垣之后,片刻后便见她拖着或扛着新的、鼓鼓囊囊的麻袋、木箱出现,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却神情自若。
无人深究这些救命的物资究竟从何而来,也无人质疑为何那看似瘪塌的腰囊能掏出如此多的药粉包。在这片被绝望笼罩的土地上,这近乎“神迹”般的物资补给,如同黑暗中永不枯竭的泉眼,无声地滋养着所有人的信心。它传递着一个无比坚定的信号:后援无忧,粮药足备!这份物质上的保障,化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在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