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单看均可独立成篇。第1—7首为序曲,说明作歌缘由,表现神与人的亲密关系,表现诗人对人神结合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第8—35首为第一乐章,主题是对神的思念与渴慕;第36—56首为第二乐章,主题是与神的会见;第57—85首为第三乐章,主题是欢乐颂,歌颂神给世界带来的欢乐和光明;第86—100首是第四乐章,主题是死亡颂。诗人渴望通过死亡获得永生,真正达到人与神合一的境界;第101—103首是尾声,概括诗集的内容和意义。
?诗集表达了对神灵的虔诚和热爱,以及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感悟。泰戈尔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发表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6. 《奥义书》
《奥义书》是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着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着作。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较晚产生于公元后。
奥义书”是具有深刻含义的典籍,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不仅是古代印度圣贤对弟子进行传道授业的秘传,而且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印度的宗教哲学多是从奥义书发展而来,千百年来对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均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有印度的《论语》和东方的《沉思录》之誉。是婆罗门教的经典书籍之一。
奥义书最早集中精力讨论宇宙的终极真理。奥义书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是“我”和“梵”。奥义书用各种奇妙的比喻来说明,梵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存在;人类的我(个体灵魂)来自宇宙的我,即梵(宇宙灵魂)。总之,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梵我同一”这个最高真理就是奥义书主要宣扬的观点。
另一个由奥义书系统搭建起来的重要观念是轮回业报。完整建立了转世者的转世形态取决于他前世的所作所为(业)的思想。广林奥义书说,转世者“因善业而成为善人,因恶业而成为恶人”。当然,从无尽的轮回中解脱出来的方法也有,那就是认识到奥义书极力宣扬的“梵我同一”。
奥义书探索宇宙奥秘和吠陀启示的精华,关于自然现象与事物的神学推理,以及至上灵魂(梵天)的性质的推理,为后来印度哲学奠定了基础。本书是继《沉思录》《道德情操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