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汉宣帝复报赵充国,准他罢兵屯田,偏有人出来谏议,仍主进击。此人何人?原来就是强弩将军许广汉,与破羌将军辛武贤。汉宣帝不忍拂议,双方并用,遂令两将军引兵出击,与中郎将赵卬会师齐进。赵卬即赵充国长子,既奉上命,不得不从,于是三路并发。
许广汉降获羌人四千余名,辛武贤斩杀羌人二千余级,赵卬亦或杀或降,约得二千余人。唯独赵充国并没有进兵,羌人自愿投降,却有五千余名。赵充国因复进奏,略称先零羌有四万人,现已大半投诚,再加战阵死亡的,不下万余,所剩遗止四千人,羌帅靡忘,致书前来,情愿前往攻打杨玉,不必劳我三军,请陛下召回各路兵马,免致暴露子云。
汉宣帝乃令许广汉等不必进兵。好容易已过残冬,就是汉宣帝在位第十年间,汉宣帝已经改元三次,第五年改号元康,第九年复改号神爵。赵充国西征,事在神爵元年,至神爵二年五月,赵充国料知羌人垂尽,不久必灭,索性请将屯兵撤回,奉诏依议,赵充国遂振旅而还。有赵充国故人浩星赐,由长安出迎赵充国,乘间进言道:“朝上大臣,统说由强弩破羌二将,出击诸羌,斩获甚多,羌乃败亡。惟二三识者,早知羌人势穷,不战可服,今将军班师入觐,应归功二将,自示谦和,才不至无端遭忌呢!”
论调与王生相同。赵充国叹息道:“我年逾七十,爵位已极,何必再要夸功。惟用兵乃国家大事,应该示法后世,老臣何惜余生,不为主上明言利害!且我若猝死,更有何人再为奏闻!区区微忱,但求无负国家,此外亦不暇顾及了!”
情势原与龚遂有别。龚遂不从浩星赐言,诣阙自陈,直言无隐。时强弩将军许广汉,已经旋师,只辛武贤贪功未归,由汉宣帝依赵充国言,命令辛武贤还守酒泉,且命赵充国仍然为后将军。
是年秋季,果然先零酋长杨玉,被手下所戕杀,献首级入关,余众四千余人,由羌人若零弟泽等,分别归降汉朝。
汉宣帝封若零弟泽为王,特在金城地方,创立破羌允街二县,安置降羌,并设护羌校尉一职,拟选辛武贤季之弟辛汤,前往就任。赵充国方抱病在家,得知此事,力疾入奏,谓辛汤嗜酒,不可使主蛮夷,不如改用辛汤之兄辛临众,较为得当。汉宣帝乃使辛临众为护羌校尉。既而辛临众因病免归,朝臣复举辛汤继任,辛汤使酒任性,屡次侮辱羌人,果然导致羌人携生二心,果然如充国所言。
惟辛武贤不得重赏,仍然还是在原职就任,满腔郁愤,欲向赵充国身上发泄,只是苦无计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