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与偕,龚遂未忍谢绝,许得相从。自渤海至长安,王生连日饮酒,未尝进言,及已入都门,见龚遂下车赴阙,独抢前数步,径至遂后,高声呼遂道:“明府且止!愿有所白。”
龚遂闻声回顾,视王生脸上,尚有酒意,不知他说甚话儿。但听王生语道:“天子如有所问,公不宜遽陈治绩,只言是圣主德化,非出臣力,愿公勿忘!”
无非是教他贡谀,但对于专制君主,只应如此。龚遂颔首自行,既见宣帝,果然承问治状,便将王生所言,应答出去。汉宣帝不禁微笑道:“君怎得此长者言语,乃来答朕?”确是明察。遂不敢隐讳,索性直陈道:“这是议曹教臣,臣尚未知此道呢!”
却也老实。汉宣帝复问了数语,当即退朝。暗想龚遂年已老,不能进任公卿,乃命为水衡都尉,并授王生为水衡丞。未几龚遂即病殁,也是一位考终的循吏。
尹翁归,字子兄,(音况)。世居平阳,迁住杜陵。
尹翁归幼年丧父,依靠着叔父过活。成年后他当了一名小狱吏,通晓文法,又练得一手好剑术。当时大将军霍光掌握朝政,诸霍住在平阳,他们的奴客仗势妄为,经常携带着兵器在街上捣乱,官吏们对他们无可奈何。后来尹翁归当了市吏,法治严明,吓得这些不法之徒都老老实实,不敢乱动。尹翁归为官清廉公正,谁送礼也不收,那些市井无赖之徒都很怕他。
田延年任河东太守时,有一次巡行各县,到平阳后,要面见县中文武官吏。他让文吏站在东面,武吏站在西面。五、六十个官吏都起身就位,唯独尹翁归仍然跪着不起,说:“翁归文武皆备,愿听驱使。”
田延年左右的从吏认为尹翁归过于傲慢,可是田延年却不以为然,叫尹翁归起来,提出问题让他回答。
尹翁归应对如流,田延年暗暗称奇,当即任命他为卒史,带回府舍。后来见他处理问题精明强干,诛锄豪强有胆略,对他更加敬重,甚至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及尹翁归,便提升尹翁归担任督邮职务。
当时河东郡二十八县分为汾北、汾南两部。尹翁归督察汾南。他执法无私,对属县中一些犯了法的官吏都严加惩处。那些受到惩处的官吏自知是罪有应得,也没有怨言。田延年被选入朝中担任大司农后,尹翁归随之提升为都内令和弘农都尉。不久又征拜为东海太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出守东海前,他想到廷尉于定国是东海人,便去向于定国辞行,顺便了解些东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