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于是选拔力能治理者,丞相、御史便推荐龚遂可受任用,汉宣帝于是让龚遂担任渤海太守。
当时龚遂已有七十多岁,汉宣帝召见龚遂,龚遂个子矮小,汉宣帝看见后,与他所听到的形象不相符合,故内心里看不起他,于是对龚遂说:“渤海郡动荡不定,我非常担心。你打算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来满足我的心愿?”
龚遂回答说:“海滨遥远,未蒙圣上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困扰而当地官吏不悯恤。所以使得您的海滨百姓被迫武装起事,好像幼儿盗窃兵器,戏弄于池畔一样,并非有意为乱。现在您打算让我以武力制服他们呢,还是让我用德化安抚他们使他们得到安定呢?”
汉宣帝听到龚遂的问话,非常高兴,回答说:“选用有德行的人,本来是打算用德化安抚他们使他们得到安定。”
龚遂说:“我听说治理叛乱的人就好像清理没有条理的绳子,不能心急;只有一步一步地,然后才可以治理。我希望丞相、御史不要用法令条文来限制我,让我完全能见机行事。”
汉宣帝答应他,并给他增赐黄金,赠派专车。龚遂到达渤海地界,郡中官吏听说新太守到来,派兵迎接,龚遂将护送迎接的人全都打发回去,移送文书嘱咐属县彻底废黜追捕盗贼的官吏,说所有手持锄镰等农具的人都是善良的百姓,官吏不得过问,而手执兵器的人则是盗贼。龚遂单车一人到达郡府,郡中安定,盗贼也都自灭。渤海郡又有许多抢劫掳掠的事件发生,他们听到龚遂的命令之后,马上解散,放弃兵器弓箭而持锄镰。盗贼于是完全平息,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于是打开粮仓将粮食分给贫民,选拔起用有德行的官吏,在那里安抚管理百姓。
龚遂担任渤海太守期间,发现当地风俗奢侈,喜欢工商业,不务农事,于是龚遂亲自施行节俭以作表率,并鼓励百姓致力于农桑,规定每一个人种植一棵榆树、一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每一家喂养两只母猪、五只鸡。百姓有携带刀剑者,便让他们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春、夏两季不得不从事农作,秋、冬两季按所收获的农作物的多少交纳相应赋税,多多储存果实、菱芡,因此郡中都有积蓄,吏民都很富裕,郡中官司逐年减少。
百姓无不遵谕,勉为良民。才阅三四年,狱讼止息,吏民富饶。抚字之道,原应如此。汉宣帝嘉奖龚遂的政绩,遣使召归。
龚遂奉命登程,吏民恭送出境,望车泣别,议曹王生,独愿随行。
王生素来嗜酒,旁人都说他酒醉糊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