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白莲教能够一呼万应的根本原因,不是勾结洋教,而是大明的基层治理烂到了根子里。
\n
“徐少詹,你对吾师方才所讲授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吗?”朱常洛问。
\n
“孙帝师自然是比我这个乡下的教书先生厉害多了。”有什么看法?讲得很好啊。不过他立刻就反应了过来,皇上不是在问“讲授”而是在问“内容”。
\n
皇上让帝师给皇子讲西学,这绝不是无的放矢。皇上这是要引进西学?
\n
“你在万历三十四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翻译完毕之后又翻译了《测量法义》。三十五年,你回乡丁忧。将《测量法义》与《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相互参照,整理编撰出《测量异同》;作《勾股义》一书,探讨商高定理。”朱常洛每说一句,徐光启就畏惧一分。
\n
厂卫已经把自己摸得这么清楚了吗?
\n
孙承宗在一旁也暗暗心惊。陛下初登大宝便能将东厂、锦衣卫调教得如臂使指。对大明来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n
不过朱常洛不需要也没有让锦衣卫调查徐光启。他之所以了解得如此清楚,是因为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徐光启与西学东渐”。只是没想到深造之后居然成了清史研究员。
\n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算是徐光启的粉丝。
\n
“这些著作朕都看过,很不错。”朱常洛由衷地赞叹道。
\n
徐光启闻言,鼻子突然有些酸楚。他十几年前就开始四处游说,希望朝廷能够重视采纳他的研究成果,重视新的学问。为此甚至不惜曲意结交东林党。
\n
但除了极少数人赞同他外,绝大多数的官员都将西教、西学看做与白莲教类似的邪教、异说,最后还引得天主教被全面取缔。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