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你们说,难道建奴的一个个领兵将领都是孙武、韩信附体了?要不然凭啥能那么勇?”
\n
“对了,说到守城的话题,不得不提一嘴那个被凌迟处死的原蓟辽总督袁崇焕。我觉得他最大的贡献并不是打赢了那场所谓的宁远之战以及后来的那个宁锦大捷,也不是构筑了那条从宁远直到山海关的让建奴想起来就头如斗大的坚固防线,而是让明军学会了什么是守,以及如何去守。”
\n
“……”田小冬与何守有两人听得是津津有味,丝毫没觉得老师的话题似乎已经从朝觐的话题转到了毫无相关的明军战术方面来了。
\n
“而到了现在,辽东明军似乎没了火炮,就不知道怎么守城了。若是,他们去翻翻《纪效新书》,去看看《武备志》,或者寻来一本《阵纪》,也不至于如此废弛。哎,说白了,大明的军心都散了,没一点精气神,都被建奴打出心理阴影了,以至于他们未战就先怯三分。”
\n
“可是,这火炮呀,毕竟是一种消耗品,需要不停的铸造和补充。铜炮的使用寿命稍稍长一点,可以打出百十发或数百发炮子,而铸铁炮却因为工艺的不成熟以及材料的不过关,导致许多铁炮仅能发射数十次便难以继续使用了。”
\n
“可大明工部的兵仗局在登莱叛乱中损失大量优秀铸炮匠后,火炮产能根本无法供应辽东诸镇明军所需,只能设法对外采购。我们新华的火炮铸造规模虽然不大,但一年下来,也能造出数十上百门,可以勉强支应明军所需。”
\n
“老师,我们……,呃,大明此前就没有库存吗?”何守有好奇地问道。
\n
“当然有呀!”孟胜新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神情,“在登莱叛乱发生后,大明政府调动各地镇军进行平叛,为了对付叛军的火炮,大明兵部曾要求兵库司调拨库存火炮一百二十门,以供平叛大军所需。你们猜,最后怎么着?”
\n
“……”两少年摇摇头,眼神中流露出好奇的表情。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