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船舶其实就是一种机器设备,按理说应该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改进。
\n
由于战争的因素,海上贸易发展得也是极为迅速,船舶技术没理由保持如此长的时间而没有太大的改进。
\n
盖因,在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期,一些非常引人关注的航海发现是由一些本来并不显眼的小船完成的。
\n
在经验丰富的航海能手的驾驭下,普通的木帆船也能证明自身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工具。
\n
因而,对船舶进行改进的需要并不迫切,人们也没有将新的数学和物理理论引入到船舶设计当中。
\n
通常情况下,船舶制造者一般不太重视理论,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力求寻找代表着折中了各种相对因素的成功设计。
\n
而启明造船厂自建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将理论和实践加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建造新型船舶时,会通过数据论证,并在试验水池进行反复试验,以期在船舶建造的初时阶段就将各种不符设计的要素加以改进和优化。
\n
这种科学的方法使得新华的造船技术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已逐步趋近于这个时代,甚至在某些设计理念上超过了许多欧洲国家。
\n
比如,造船厂结合欧洲的软帆与中式硬帆的各自优点,给船舶设计出一种弧形面的半硬帆,这样的帆在逆风和侧风时更好的利用伯努利原理,使船只的速度相对更快。
\n
比如,采用可拆装的水密舱设计,用类似于农村粮仓仓门那种阴阳槽,在靠近中轴的水密舱将舱板做成可拆卸的装置。在靠港装卸货物时,会拆掉部分水密舱,让底舱全通,航行时再装上去。
\n
另外,考虑到飞剪式移民快船在航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剧烈摇晃的情况,造船厂还充分借鉴了大明船匠带来的黑科技——减摇水舱(减少纵向摇晃)和减摇鳍(减少横向摇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