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专注。李悦忽然指着个穿军装的男人说:“爸爸你看,那个叔叔跟你以前一样!”
男人正对着奶粉罐皱眉,李渊走过去,自然地指着“DHA含量”说:“这个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吸收好。”男人惊讶地抬头,看见他手里的冰淇淋,忽然笑了:“您也是军属?”
“我是专业的。”李渊的语气很轻,像在说件平常事,“孩子爱吃甜的,部队的奶粉太腥,得选这种加了乳糖酶的。”
男人的眼眶忽然红了,说“谢谢您”时,声音有点哽咽。李渊看着他抱着奶粉罐匆匆离开的背影,忽然明白,那些藏在反光条、冰淇淋、奶粉罐里的牵挂,是所有军人家庭共通的密码,不用多说,就懂。
三、书房里的家书
深夜的书房,李渊对着台灯写第二封家书。信纸的抬头画了个小小的反光条,是李悦教他的简笔画。他写下:“你妹妹的舞蹈鞋快穿坏了,我给她买了双新的,带气垫的那种,比你小时候穿的胶鞋软和。”
笔尖顿了顿,他想起李阳小时候总抱怨军靴磨脚,偷偷把鞋垫换成棉花,被他发现后还嘴硬说“这样更舒服”。那时他气得罚儿子站军姿,现在却对着双舞蹈鞋研究气垫厚度,父亲的角色,好像总是在“严厉”和“心软”之间反复横跳。
“你妈昨天炖了排骨汤,说等你回来给你补补。”他继续写,“她学会用高压锅了,说比砂锅快,却总说不如我炖的入味。其实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少站会儿灶台。”
窗外的风敲了敲玻璃,李渊抬头时,看见苏瑶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件叠好的毛衣:“给李阳织的,你看看这针脚行不行?我特意选了抗风的毛线,驻训地冷。”
他接过毛衣时,指尖触到袖口的螺纹针,密集得像他缝反光条的针脚。苏瑶的手艺不如他利落,却在每个针脚里都绕了个小圈,说“这样不容易脱线”,就像她待人处事,总留着三分余地。
“挺好的。”李渊把毛衣放进邮包,“比我当年穿的制式毛衣暖和。”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包草莓味的润喉糖,“上次李阳说驻训喊口号嗓子疼,这个给他带上。”
苏瑶笑着把糖放进包:“你比我想得还细。当年在部队,你连自己的袜子都分不清左右,现在倒成了‘家庭后勤部长’。”
李渊没说话,只是把家书的最后一行补完:“家里一切都好,勿念。”其实想说的是“我们都很想你”,却总觉得说不出口,就像当年在边境,每次通话都只说“任务顺利”,把“我想你”藏在电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