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子也太偏心了,这也能说那嬴政的好?”
【但就像后文所写,殿宇之为逸乐,建造这么大的宫殿,其中有要耗费多少民力物力财力?到头受苦的还是百姓。】
胡亥颇为不屑:“天子牧民,百姓供养天子岂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再说,恢弘宫宇才衬得出我大秦赫赫声威,阿房宫建得大一点怎么了?若是我……”
前殿。
有耳朵尖的人立时抬头:“陛下?!”
“为何没有建成……”
“阿房宫未成,这些句子全是杜牧的想象之词。”
水镜里的楚棠继续。
之前看秦始皇陵的纪录片,说在距主陵大概三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陪葬坑,经考证发现是百戏俑坑,类似于一个地下杂技团?给政哥提供娱乐活动的。
不知道记载保不保真,但六国宫人作为俘虏,确实可以算作胜利者的勋章。杜牧的描写则是在前人的记述和加工上进一步地进行了想象和加工,所以从“妃嫔媵嫱”到“又不见者,三十六年”这里,主要写的是阿房宫中的美女之众……】
秦朝。
想到这里,嬴政的心头迅速一凛。
汉朝。
啊这……
刘彻不高兴:“他们还要盗朕的墓不成?!”
还给自己送了什么……麦丽素?
他又气又怒,百思不得其解:“后世也是礼义昌明之邦,怎么净喜欢干这些……干这些盗墓的勾当?!”
猪猪陛下很生气,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茂陵要怎样才能防住“盗墓贼”。
曹操摸了摸下巴饶有兴趣:“后世王朝的皇帝,看来也是个我辈中人嘛!”
李世民将水镜里的文段仔细读了一番,也不由得赞叹道:“妆镜如明星,晓鬟似绿云,脂水腻于渭流,焚椒兰而横烟雾,以此外物而写美女之众、花费之多,杜牧之想象当真令人惊叹。”
其他臣子闻言也不住点头,这一段确实描写得好。
想到杜牧所处的时段,又想到文末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等句,魏征的心不由得沉了沉,他总感觉,这篇文章不是那么简单。
韩愈同样赞不绝口:“日前读杨敬之《华山赋》,有‘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等句,文法颇妙;此赋自‘明星荧荧’起,句法与之颇类,倒是愈见精巧朗畅了。”
【从六国掠来的不止有美人,更有其他珍奇异宝。于是美人之众,自然过渡到了珍宝之多——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换不同的说法使句子富于变化。
这一段的描写极具视觉艺术感,直观性强,具有很强的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