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上了水镜里时髦的名词。
这话说得中肯,朱元璋听罢脸色好了不少,点点头道:“你考虑得不错,后世说什么坚船利炮,水军利船只,火炮利远攻,要在这两者上下功夫。”
朱棣神采奕奕地讲着自己的想法,他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说得颇有可圈可点之处,朱元璋不自觉点头,心里又纠结了起来。想到朱棣刚说朱标在朱橚那,想必是叮嘱筹备出海事宜。
但朱棣呢,是史书盖戳的永乐大帝,开创盛世,这些时日的言语行为也能看出不俗,并非没有为君的资质。
他眸色几经变幻,难得觉出了几分头疼。
贞观君臣这段时间干劲十足,大唐的开放包容是华夏历史典范,他们参与其中也与有荣焉,此时更是十二分上心。
“孔卿啊!”李世民拍着孔颖达的肩膀言辞切切,“引进异邦贤才,朕可就全仰仗你了。”
“好啊!”
他把这套话术用得熟练,长孙无忌紧跟皇帝妹夫的步伐,提议道:“李太白的诗写得好,风神潇洒,逸兴遄飞。我观后世画像,异邦人亦读其诗,也可以‘送去’嘛!”
房玄龄也觉得可行:“既如此,可遣乐师谱曲,传之教坊,流波天下,自有化人之功。”
说到唐诗,李世民可谓是信心十足。
“异邦人似乎对我们的武学也颇感兴趣?”
“没事,大唐还打不过他们吗?实在担心教点五禽戏或者舞剑也行。”
“依我看还要组建一批精良的海军,并更新武器,后面那个大炮就很不错。”
“……”
汉朝。
除此之外,邸报传来好消息,赢得后世赞誉并承载着猪猪陛下期盼的使节张骞终于找到了,不日将至长安。刘彻大为振奋,准备亲自到宫门迎接。现在张骞在他眼里就剩四个字,右边写着“丝绸”,左边写着“之路。”
秦始皇在确定无法造出飞天之器后便歇了心思,其实鲁迅与楚棠所言种种,在嬴政眼里大可一言以蔽之——国力。
始皇陛下并无国力之忧,天下又有个人会质疑秦军的铁蹄?天下初定,要谋的是天下昌平,六国贵族不再作乱。
除此之外,嬴政还着意把扶苏带到了身边,他任上或以稳定天下铺陈国策筑基百代为要,后代之君却是要眼光开阔的。毕竟有良种的美洲,他也眼热得紧。
扶苏战战兢兢写了一夜,又润色了一夜才敢呈上去,但看完之后,嬴政却是什么也没说。
可怜李斯在大小两个老板的疯狂内卷下只好含泪加班,于是本就忙碌的秦廷自上而下又掀起了一股内卷的热潮。
水镜亮起,苏轼苏辙瞬间目光炯炯地盯了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