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军动向,剖析他们的虚弱本质,断言“最后的胜利,必然是我们的。”
“义士也!”
“此人风骨,令人侧目!”
东晋。
唐朝。
他本以为郁达夫同自己一样,身世凄苦、心情抑郁、怅怀难解,可郁达夫虽作《沉沦》却从不沉沦,一支秀笔始终活跃在救国前线,这般对比,自己是何等相形见绌?!
他喃喃自语:“笔可为刀……”
他有悲哀,却难凉热血。
李世民也是意外:“竟是个血性文士。”
未央宫。
那《估敌》文,非有远见卓识不能写。他摸了摸下巴,想起楚棠顺便的那一句:
论持久战》,听来似是一本兵略之书?”
诗词已经是上佳之笔,还能写出兵略要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
【郁达夫也为我党提供了许多援助,这样的人,是民族的义士,却是敌人的仇雠。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他,郁达夫不得不开始流亡。
“怎会如此?”
苏轼亦是摇头,语带叹息:“寇贼本性,即使败局已定,也要困兽犹斗,将那些义士赶尽杀绝。”
唐朝。
另一边,白居易忽然起身,将房中的纸笔俱拿了出来,神情郑重地铺纸研磨。
白居易一手拉着袖口研磨,一边答道:“此等义士,当为之赋诗一首。”
白居易停下手,摇摇头笑道:“戏言罢了,郁达夫有好文章,更有卓绝风骨,一介文士捐躯国难,实是难得之英豪,令人感佩,我让贤让得心服口服。”
白居易心情甚好,奉笔而上:“好,我二人同作!”
没有人听到这样的事迹能不动容,他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怀。
刘彻愤愤地一拍桌案:“日本寇贼可恶如斯!那汉奸是什么意思,汉人的奸贼?”
代入以下大汉与匈奴开战,有大汉子民暗通敌国谋害军将,汉武帝觉得肺都气炸了。
嬴政心下也略有感叹:“战胜之后犹被除之后快,郁达夫为抗战之助力,必不只楚棠话中所叙寥寥。革命烈士,是指那些为抗战牺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