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这个名字撞得挺不开心的”
【选错专业不算什么,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外国人的白眼冷遇。那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力蒸蒸日上,而与之相对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国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甚至给予中国“□□”这样侮辱性的称呼。】
颇晓佛学的王维愣了愣,脸上露出几分莫名:“佛经有载,‘□□’为西域对国朝的代称,并无侮辱之意啊。”
刚刚还在疑惑地王维:???!!!
太极宫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竖子尔敢!”
未央宫。
奉天殿。
他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就亲自带兵,去把对面那群倭贼给砍了。
老朱家对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错,朱棣也读了些诗书史卷,他想起来一句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虽然是旧邦国,但其使命在于革新。革新而有新机,这便是后世的倭国超过华夏的原因么?
咸阳。
连异邦小族的平民学子都能对华夏子民如此侮辱,国朝之上又该是何等弱小,简直尊严尽失!荡平诸国的始皇帝属实是难以想象后世形势会如此翻覆。
长孙皇后也是满脸不可置信:“郁达夫还平静地表示这是常事,可见这样的侮辱冷遇更是数不胜数,后世……怎会孱弱至此啊!”
几乎同时,听到这一切的王翦蒙恬卫青李靖尉迟恭秦琼等人俱是怒发冲冠,军人铁血,最是见不得国家受辱,他们沙场征伐,为的就是邦国稳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学生这样,简直和指着他们的鼻子骂无异!
最义愤的竟是诸天万朝的文士,可能因为文人身份的微妙联系,虽然新旧文学之间颇有不同,但他们也愿将郁达夫引为同道。文人脸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对方还是异族,这丢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脸,而是整个华夏的脸!
李白杜甫犹自错愕,大唐繁盛,异邦诸人不仅可以杂居长安,更能入朝为官,他们俱是将大唐视为天朝上国,顶礼膜拜,连对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后,这些人就会骑到他们的头上吗?
裴迪亦是怔愣:“一朝上国,一朝…□□……”他艰难地吐出那两个字,只觉那些屈辱像是穿越时空而来似的。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底色,而大学又是一个人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不幸的是,这两个时期里,郁达夫所遇到的全是歧视与欺凌。这样一个人,你怎么能奢望他长成活力四射怼天怼地的样子?所以,后来他会形成悲凉而略显颓废的审美情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长叹一声,似在与郁达夫对话:
这忧郁困穷而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