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中子照射难题、氢脆难题、核燃料难题。
\n
中子照射、氢脆这两个难题,也是导致可控核聚变系统的材料要求非常苛刻。
\n
恰好氦3产生的核聚变反应中,不会产生严重的氢脆和中子照射,这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材料要求。
\n
同时民勤集团还获得了母公司海陆丰公司的水银硅管常温超导技术。
\n
因此现在如果这些技术可以组合起来,可控核聚变似乎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n
其实最后一步的高温等离子体流体控制问题,现在已经没有太大的难题了,因为这几年国内这ai技术上,和工程模拟技术上,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n
比如长安的星环聚能公司,他们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从传统的托卡马克装置和仿星器,衍生出全新的技术路线。
\n
如果星环聚能公司可以获得海陆丰公司、民勤集团的技术和材料支持,估计不用几年就可以搞出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系统。
\n
刘同信思考了一会,觉得这件事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决定的,便出了实验区,通过内部的特别线路,拨通了一个电话。
\n
嘟嘟嘟…
\n
“喂,你好,我是民勤集团第三实验室的刘同信,请问是杜总吗?”
\n
“刘同信?”
\n
过了片刻,电话对面似乎弄清楚了他的身份,便简明扼要问道:“刘博士,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
\n
“杜总,我们实验室最近研发出一套新技术,可能涉及到战略安全,我需要您亲自过来一趟。”
\n
一听到涉及到战略安全的技术,杜国建便瞬间严肃起来:“涉及战略安全?好,你们还在实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