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需要通过沿海的海水淡化工厂,源源不断提炼重水和超重水,然后将这些重水和超重水进一步分离,分离出高纯度的超重水。
\n
然后将这些超重水储存起来,只需要等12.3年,即第一个半衰期过去,那储存的超重水,就有一半的超重水中的氚,会转变成为氦3。
\n
理论上,1吨超重水经过第一个半衰期后,大约可以产生136公斤氦3。
\n
以现在民勤集团掌握的技术,只需要在海水淡化工厂的工艺之中,加多两道提纯工艺,一吨氦3的提炼成本大概就是几十万块钱。
\n
当然,如果将这些成本分摊到海水淡化工厂的淡水生产之中,那其实并不需要每吨几十万块钱的提炼成本。
\n
就算是每吨几十万块钱的生产成本,对比来看,还是物有所值的。
\n
因为理论上,1吨氦3通过可控核聚变可以产生大约10亿千瓦时的电能,哪怕是按照目前现在国内的平均电价0.4元每千瓦时计算,10亿千瓦时的电能也价值4亿元左右。
\n
不过这种计算显然不够精确。
\n
毕竟可控核聚变的其他成本投入也不小。
\n
但是如果可以直接采用氦3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核燃料,倒是可以降低可控核聚变的一部分技术难度。
\n
现在全球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别看都吹得天乱坠,仿佛过几年就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营运。
\n
实际上,现在可控核聚变有非常多缺陷。
\n
包括反应系统的材料难题、超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难题、中子照射难题、氢脆难题、核燃料难题等。
\n
如果采用氦3作为可控核聚变的核燃料,至少可以解决三个难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