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李明语气坚定起来,“‘义’就是人们行为恰当的标准,通过奖励善行、惩处恶行,并加以集体商议,教育引导有过之人自身认识到错误并接受改正承担责任,让所有人信服,让社会治理更具人性化,最终使集体事业能有序开展实现千秋万代的功绩延续。在我们规划的共享体系里,对积极奉献、为集体做出贡献的社员给予信誉表彰和积分奖励,对破坏规则、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加以教育引导和集体审议下给予惩罚并以集体监督方式督促其改正,以此维护秩序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教化育人,这便是‘义’的施行。”
如今,整整4个世纪了,许多人还对古人提出的‘以德报怨’不能理解,真正正确的解释是‘以德义协同报怨’
在‘义’的正义、公正、公开性的审议教育引导监督下,再加以德的共享互助治理怨!义不止于公开公正正义的审判,它更深层的意义是教化育人!古代商周礼法律法更追求教化育人而不是一味的惩处!否则怎么可能实现画地为牢?而在我们共享城犯错者正是这样画地为牢面壁思过执行惩罚的!社员若能想通并接受监督改正则无需进一步教育。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李明环顾四周,“‘礼’是人们在长期遵循‘义’的规范后,从早到晚践行,不断审议规范进而构建起的能够令所有人皆信服认可的和谐人伦秩序和行为习惯。在共享社区中,大家长期遵守共同的诚信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风气和秩序,这就是‘礼’的形成。”
说到这里,他扫视了一圈众人,略带嘲讽地问道:“呵呵!如今我们一谈古人张口闭口封建落后,治国之本都被抛弃了,还谈什么分配问题?我就问问当今所有世人,你们怎么理解道、德、仁、义、礼的?有没有人能回答出古圣君王是如何通过这五者治理国家的?如今遗忘历史的我们不配当炎黄子孙。”
李明顿了顿,平复了下情绪,接着说道:“陛下,您再看看当下,我们在西方蛮夷们在打破我们国门后为我们制定的货币逐利规则体系下,人人都变得唯利是图、自私自利,人与人之间连起码的信任,显而易见的是非善恶都需要用以逐利为目的的货币来约束制约,还谈什么分配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
王伟紧接着说:“在不限制货币的交易、借贷、赏罚、利率、分红、逐利这些西方蛮夷制定的野蛮规则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