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些老臣纷纷点头。
没错,当年他们没少听先帝哽咽地提及长公主。
崔首辅的心咯噔一声。
恨不得痛打隋氏一顿。
准备了那么久,却偏偏经不起宋谨央的三言两语。
一受刺激,便紧张得魂魄俱飞,当真不堪大用,蠢笨如猪。
经杨秀提醒,很多大臣再度读隋氏所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果然发现诡异。
早年的经历,她几乎一笔带过。
难道说,这其中真的有猫腻?
隋氏早慌得六神无主。
汪氏也恨其不争,可为了自家儿子的前程,不得不再次出言提醒。
“哭,狠狠地哭。”
话语传到隋氏耳中,顿时像得了神祈,让她到了临界的恐惧,有了合理的出口,正好用哭来掩饰内心的慌乱。
她当场跪地,嚎啕大哭起来。
汪氏闭了闭眼,上前一步,施以一礼。
“陛下,臣妇斗胆,替隋氏说几句。一个人遭逢大苦,兴许会忘却最痛苦的那段经历。
隋氏此番表现,正符合这个推断。”
崔首辅像打了鸡血般,立刻附和。
“陛下,臣想起来了。刚刚成婚时,隋氏的确提到过,早年的经历都记不清了。这几年,更是时常头疼。”
听到汪氏的话,朝臣们同情至极。
“唉,长公主受了大苦,有所遗忘,也是人之常情。”
“反观镇国夫人,淡然自若,虽文章做得好,却像是在说旁人的事,一丝痛苦也无。”
不少人点头赞同。
一时间,舆论再次向隋氏倾倒。
宋谨央目光淡淡地瞥了汪氏一眼。
眼神里的探究与审视,令汪氏心中发苦。
若有选择,她岂会在知道宋谨央的实力后,仍选择向她发难?
隋氏仍在抽泣。
她话说不好,东西也记不住。
但好在还会哭。
她的哭声随局势起伏变化着。
众臣说话时,她的哭声渐小,众臣沉默时,她的哭声渐大。
果然,大家同情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崔首辅微微松了口气,总算还会哭,不算太蠢!
众臣争执不下。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