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良好的教养与学仪。
反观隋氏,像是为了今日,匆忙学了几日的字,比画符好不了多少。
一时间,无人知晓该如何评判。
终于,有人打破了平静。
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级别虽然比大小范御史低,但说话也挺有分量。
前几次,都是他帮腔,替崔首辅说话。
“陛下!光从字迹,及所写内容来看,的确是镇国夫人更胜一筹。
但,这是确定长公主人选,而崔夫人所写,更为真实。”
众臣讶然,不明所以地等他继续往下说。
他清了清嗓子,哽咽地说着。
“陛下,长公主历经磨难,吃尽苦头。在那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兵荒马乱的,保住性命就是件奢侈的事情,更勿论读书识字了。”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点头附和。
“有道理,咱们不能以贵女的标准,衡量长公主。”
“没错,崔夫人表现,才真正符合长公主的身份。”
“可怜的长公主,终于苦尽甘来。”
但也有人不敢苟同。
持反对意见的是礼部尚书杨秀。
“陛下,臣有异议。若按左佥都御史的说法,长公主必须无才无德?”
左佥都御史不服气,脸红脖子粗地反驳。
“杨大人何必曲解下官的意思?下官是说崔夫人虽写得凌乱潦草,却也符合长公主历经苦难的遭遇,并非一口咬定崔夫人就是长公主。”
崔首辅在左佥都御史开口说话时,心中大喜。
对方的一番言论,瞬间扭转了局势,给隋氏的无能添了一道保护伞,让她立于不败之地。
但他后面说的几句话,却令他的脸色一沉,暗骂了一句:“老狐狸”!
虽然左佥都御史换了折中的说法,但他刚开始的言论已然深入人心。
世人,总是同情弱者的。
宋谨央的强势在他们眼里,就成了罪过。
“陛下,”杨秀不甘示弱,朗声辩驳。
“咱们不能光看字迹,还得读内容。镇国夫人所写,句句真实,全篇未写一个“苦”字,却字字透着苦意。
臣读之心酸不已。
早年,臣曾听先帝略提过长公主,言语间对长公主所受的苦,大为心痛。
臣回想当初,先帝说的与镇国夫人所写,不谋而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