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似乎这些败家子们都是差不多的,哪怕前期再有作为、或者装的再好,等时间一到,该怎么拉胯,就是怎么拉胯。”
对着陛下毫不留情的点评,殿中的大臣们都当做没有听到,更是牢牢闭紧了嘴巴。
皇帝并不是他们能够随便点评的,要是陛下小心眼一点,认为他们有所影射呢?
所以有时候当个聋子、瞎子、哑巴没什么不好的。
但刘彻也不满意就自己一个人在这里说话,于是他开始点名,最先点到的就是他最为信重的卫青:“仲卿,你说呢?”
卫青无奈回答者陛下的问话,但内容一如既往地四平八稳:“陛下圣明,臣以为陛下所言之理甚是。”
刘彻低声嘀咕一句:“这不是废话吗?算了,说让朕宠你呢?”
这可是他未来的大将军大司马 !是他对匈奴特攻的国之重器,就算太过小心,又有什么错呢!谨慎可是一种美德!
而有着自己舅舅在前,少年霍去病对着刘彻可没有这么的小心翼翼,他自幼出入皇宫,收到刘彻诸多宠爱,养成的性格也更加的骄矜,说话自然大胆了许多:“陛下,这几个皇帝里面,三个被灭国,也有唐朝和明朝继续延续了下去,嗯,宋朝算半个吧!这样看,它们实力还是很雄厚的,运气也很好。。”
毕竟中间有着这样大的挫折,依旧能够挺过来,不是底子够厚,就是能人辈出、力挽狂澜。但是无论哪一个,都足够的幸运。
刘彻哈哈一笑,“是啊,运气不错。”
像是现在天女正在说的唐朝的安史之乱,这个时候,唐军强盛,叛军内讧,可不就是节节胜利嘛!
实力是很重要没错,但有的时候,运气也是很重要的。
【此后,唐玄宗便居住在兴庆宫,偶尔也去大明宫。
侍卫他的仍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与内侍监高力士,并且另有玄宗的亲妹玉真公主与旧时宫女、梨园弟子为他娱乐。但是这位玄宗对杨贵妃之死一直是耿耿于怀——
当时他从成都回来后,即派人去祭悼她;后来又想改葬,结果遭到宦官李辅国的反对而停止,却密令宦官将贵妃遗体移葬他所。
更有宦官揣摩他的心意,献上了贵妃的香囊,玄宗把它珍藏在衣袖里。又让画工画了贵妃的肖像,张挂于别殿,“朝夕视之而欷歔焉”。
——是不是很讽刺?当时让贵妃自缢的命令,虽然有兵变的逼迫,但也确实是他亲手下的,结果现在又来追念杨贵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