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匡胤的猜测,诸臣互相看了看,又看向了话里隐含着羡慕的陛下。
这猜测,还真是不客气。
“陛下,”他们现在也只知道朱祁镇这前面的事情,后续具体如何发展他们尚且不清楚,又如何能够这样直接断定呢?“陛下,现在还是言之过早,谁能保证这位明英宗当真一无是处呢?”
在后面他还能夺回皇位,一定也是有着过人之处的,只是端看能力大小罢了。
赵匡胤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他也是一时不经思考的脱口而出。好吧,他承认他是有点幸灾乐祸,毕竟之前都在看他赵宋的热闹,要是能够直接接触到当事人,他真的恨不得直接抽死那个混账。但这不是只能看着嘛,所以现在看着新一个“败家子”,还是“败家”败得很是有新意的皇帝,就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毕竟在天女口中,他们赵宋也是文治出色,但对于明朝,她还是夸了很多的。
所以,不服气有,幸灾乐祸有,同病相怜也有。
大家都有不争气的败家子,只不过他们宋朝有好几个罢了。——还别说,真的感觉越想越破防。
【也先的计划没有用了,那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取巧的方法没了,那就直接打呗!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
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
这是简要的说法,当时其实情况也还是很是紧急的,而在这一战中,于谦是最为突出的。之前提到他拯救大明,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顶住了压力坚决不南迁,而是选择抵抗瓦剌的进攻。
当时因为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明军主力也是损失惨重,而瓦剌乘势南下,威胁北京。
这样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朝廷内部陷入了混乱和动荡,其中部分大臣更是主张南迁,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很是恐惧。但于谦等人坚决不同意。而且,当时也还有一个问题,皇帝被俘,群龙无首,而且外面还面对着瓦剌仗着皇帝在手的无理索要,他们首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事有轻重缓急,于是皇帝该怎么办提上了案桌。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更不可能答应瓦剌的要求,于是朱祁钰在群臣的拥立下继位,年号景泰。
至于为什么选择郕王朱祁钰而不是皇太子朱见深,实在是他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