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通过刘素娟、或是通过林家母女——圆圆让她不要告诉自己。
\n
鉴于程文静后续没有回音,她没联系上圆圆的可能性为零,如果圆圆失联,她不会悄无声息。
\n
于是第二天,李笃又给程文静打电话。
\n
程文静含含糊糊地说:嗯,是呢,在呢。我本来想给你发信息说来着,打个岔忘了。
\n
急急忙忙挂了电话。
\n
这时候,李笃基本确认一件事,圆圆不想联系自己。
\n
李笃拒绝去想为什么。
\n
第三天,李笃分别给刘素娟、程文静、林可晴、林爽打电话。
\n
无人接听、无人接听、拒接,无人接听。
\n
可以确认的是,圆圆平安。
\n
这让李笃专下心继续处理工作。
\n
李笃一度庆幸,Alice给她安排了满满的行程和一些似是而非的任务。
\n
这样的状态堪堪持续到长假。
\n
中秋国庆双节合一,L&L除李博士外全员十天假。
\n
不过中间陆续有研究员和技术人员到岗,虞赢卿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同学仿佛不能适应漫长的假期,也可能关注论文发表进展,隔三岔五要来一趟,填表格、捋数据,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工作。
\n
虞赢卿自告奋勇充当了李博士在理工大的内应角色——理工大的行政领导班子对一位离职研究员并未投放过多注意,甚至不关心虞赢卿也加入了李博士的新单位。
\n
有两位研究员分别在能源循环领域和生物学颇有建树,她们也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产生新思路便第一时间来中心做记录和测试。
\n
而当所有人离开,李笃才会走出实验室,一遍遍地走上那座连通楼上楼下的螺旋楼梯,一遍遍走下来。
\n
李笃参与了中心选址,当初吸引她的便是这座螺旋楼梯,它在建筑的中心位置,占去了巨大面积,一位参与选址的财务人员非常关注它占据的巨大空间,这意味着减少了使用面积,增加了单位使用成本。
\n
彼时,沈晓睿相当关注李博士的喜好,看出李博士受这座楼梯吸引,沈总力排众议一票决定了这里。
\n
趋近艺术性的设计让它呈现出DNA般的精妙结构——原主人设计建筑内部装饰的初衷是想打造一座艺术中心,充满感性的存在,本该与科技毫无联系。
\n
自然是一切科学发现的源头。
\n
某些角度,这座楼梯也像莫比乌斯环——一种只有单侧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