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意识到这个现实的李笃有阵子相当心灰意冷。
\n
然后她开始想,如何让这颗小太阳只为自己闪耀——不不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用只为自己——如何给自己的阳光多一点?
\n
首先,李笃要加深大小姐对她的印象,让大小姐在“李笃”这里花费的时间超过任何人。
\n
那么就要满足她的喜好,像用糖、玩具、漂亮衣物等等一切吸引小孩子眼球和心思东西引诱她。
\n
这很难。
\n
因为大小姐非常、非常喜新厌旧。
\n
她很难对什么事物产生长久、专一的喜欢。
\n
认识到这点,李笃耐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同时去镇上图书馆翻阅了不少心理学书籍。
\n
综合囫囵吞枣的书本内容,李笃模模糊糊感觉到,大小姐的喜新厌旧对她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n
上有偏执狂初见端倪的变态父亲和一年一大半时间不着家的母亲,下有不对照名册没法认全的二三十号姐妹,大小姐的内心远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充盈。
\n
事实的确如此。
\n
方规有太多玩伴了,这个玩伴陪不了她可以马上找下一个。
\n
这也导致她无法和人产生深入链接。
\n
大小姐喜欢热闹,喜欢追逐新鲜事物——恰恰印证了“喜新厌旧的人通常内心极度匮乏”的理论,难以名状的缺失感让她总是不自觉地寻找什么东西。
\n
李笃找到了切入点。
\n
李笃脑子里有太多故事给方家这位寻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震撼了。除了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的故事,李笃还会给方规手工做各种新鲜玩具和科学实验:火山爆发模型、盐晶花、潜水艇、彩虹牛奶、弹跳小球、跳舞纸片、火柴塔……
\n
给大小姐讲故事,展示有趣的科学实验,或者将她天马行空的幻想变成现实……占据了大小姐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注意力。
\n
这些偶尔让李笃也煞费脑力的活动带来另一个好处,大小姐逐渐拉开了她和大院其她姐妹的距离。
\n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n
大院里没有一个小孩像李笃一样,既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有远超同龄人的心智——这让她的教化过程游刃有余。
\n
李笃定义的教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塑造过程,通过“教化”创造一种“我们彼此需要”的深度依赖关系。
\n
只是依赖还不够。
\n
或者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