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它们怎么和稻子共生,这就是在摸索科学种田的方法。大家平日里在田里干活,肯定也发现了不少能让庄稼长得更好的窍门,可以一起分享,一起琢磨。”
这话一出,大家顿时打开了话匣子。有的佃农说起自己发现哪种野草能驱虫,有的则分享给秧苗浇水的最佳时机。春琼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人群中,一位上了年纪的佃农慢悠悠地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我种了大半辈子田,发现要是在秧苗刚长出来的时候,趁着露水还没干,撒上一些草木灰,不仅能防虫,还能让秧苗长得更壮实。”
春琼眼睛一亮,看,草木灰能做肥料,已经有普通百姓发现了,只不过无人打听,他们也不懂原理,也不知如何将这法子告知给更多的人知道。
她赶忙走到老佃农身边,满脸诚恳地问道,“老人家,您用这法子多少年啦?用的都是啥草木烧成的灰呀?”
老佃农捋了捋胡须,回忆道,“得有几十年喽,像稻草、麦秸,还有山上那些杂木,烧成灰都能用,我一般是把灰细细筛过,再均匀地撒在田里。”
春琼边听边点头,又追问,“那每次撒灰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用量?多了少了会不会有啥不一样?”
老佃农思索片刻,“这量嘛,凭经验,看着别太厚就行,撒多了怕烧苗,撒少了又怕不管用。”
春琼转身面向众人,提高音量说道,“大家听听,老人家这经验可太宝贵了!这就是咱们在生活里摸索出来的科学种田方法。老人家说的没错,草木灰确实是一种肥料,它富含多种粮食秧苗生长的营养元素,能给秧苗提供养分,还因为碱性特质对抑制病虫害很有帮助 。但就像老人家讲的,用的时候得控制好量。要是用多了,土壤碱性变强,可能会影响秧苗对其他养分的吸收,严重了还真会烧苗;要是用少了,发挥不出应有的效果。”
春琼说完见众人都抬起头来看着她,继续道,“其实种地经验并非靠书生闭门造车,大多都是从像你们这样的资深老农处得来的经验,要是能把这些经验系统整理出来,让更多人知道,那粮食产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一位年轻佃农挠挠头,好奇地问,“杨姑娘,那咋整理呀?咱也不会写字,说又说不清楚。”
春琼笑了笑,耐心解释,“其实很多经验都是口口相传的,大家村里若是有识字的,可以记录下来,然后送来给我或者朝廷的农事司。大家若是想起还有什么小窍门,也可以来告诉我,我来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