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琼看得眼热,这活儿她前世小时候曾经干过。于是,也跃跃欲试想要下田,被枝儿拼命拦住,“我的姑娘啊,您可消停些吧,好不容易恢复的名声,别因为这个再坏了。这田里都是男的,你如何拖鞋下田!你要实在闲不住,就给大家递秧苗吧!”
春琼明白枝儿的顾虑,就没有坚持下田。她虽满心遗憾,但也清楚在这世道,女子抛头露面在满是男丁的水田里插秧,确实容易招惹流言蜚语。
于是,春琼转身拿起一筐秧苗,走到田边,沿途给大家发苗,“大家都加把劲,秧苗管够!”
她弯下腰,将秧苗一束束递给田边伸手的佃农,还不忘叮嘱几句,“若是感觉有东西在咬脚,大家不用惊慌,可能是虾跑到田里了,它没毒的,如今个头也小,咬人也不疼。”
佃农们纷纷应和,接过秧苗,干劲十足地继续手中的活儿。一个年轻佃农笑着道,“杨姑娘,您这养虾的法子可真新鲜,咱还是头一回听说虾能和稻子一起养呢!”
春琼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一边递着秧苗一边解释,“这虾在田里能松土、吃害虫,它们的粪便还能当肥料,算是一举两得。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尝试,若是尝试成功,明年就教给大家这个方法,以后大家种一份田就可以有两份收入了。”
年轻佃农眼睛一亮,兴奋道,“真有这么好的事?那可太好了,杨姑娘,我们可都盼着您能成功!”
旁边一位上了年纪的佃农也感慨道,“杨姑娘,你这想法可真是给咱佃户指了条新路,要是真行得通,往后日子可有盼头了。”
春琼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她笑着回应,“圣上关心百姓,许我在皇庄试验,改善土地,制作肥料,尝试新的种植方法,我们一起想办法,寻找科学合理的种地法子,到时候粮食增收,大家生活也能更好。”
众人听了春琼这番话,心中对圣上的感激又多了几分,同时也为能参与这场充满希望的尝试而倍感荣幸。
一位中年佃农挠了挠头,憨厚道,“杨姑娘,咱没啥文化,也不懂啥科学,不过听说你和你父亲杨县令专门研究农事,让郧乡县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我们就知道听你的准没错,你让咋干咱就咋干!”
春琼笑着点头,正想开口,忽然一阵风吹过,吹乱了她的发丝。她顺手捋了捋头发,接着道,“其实所谓科学,就在咱平时的生活和劳作里。就像咱们观察虾的习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