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皇宫之中,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奢华却又略显凝重的寝宫内。杨玉环坐在铜镜前,身姿优雅,可眼神却透着几分忧虑。宫女们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梳妆,轻柔地梳理着她那如墨般的长发,插上精美的发簪。然而,此刻的杨玉环却对镜中的自己视而不见,她的心思早已飘向了那遥远而战火纷飞的边关。
“陛下,臣妾恳请您,让臣妾与您一同前往边关犒军。” 杨玉环突然转过身,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眼神中满是坚定,望着坐在一旁案几前批阅奏折的李隆基说道。
李隆基手中的朱笔猛地一顿,缓缓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诧异与担忧。他放下手中的笔,微微皱眉,站起身来,踱步到杨玉环身边,轻轻叹了口气:“爱妃,边关战事吃紧,路途遥远且危险重重,朕怎能让你涉险?”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抚着杨玉环的发丝,眼中满是疼惜。
杨玉环感受到李隆基指尖的温柔,心中一暖,可面上的坚定却分毫未减。她轻轻握住李隆基的手,柔声道:“陛下,臣妾深知其中危险。” 她微微低下头,脑海中浮现出边关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画面,眼眶微微泛红,“但臣妾更明白,士气对于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如今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为了大唐的山河,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承受着伤痛与疲惫。若能看到陛下与臣妾亲临,必定能士气大振。臣妾愿为陛下分忧,为大唐的胜利尽一份绵薄之力。” 杨玉环说着,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李隆基,眼神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决心。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感动与纠结。他再次长叹一声,轻轻将杨玉环拥入怀中,下巴轻抵着她的头顶,喃喃道:“朕的爱妃,总是如此深明大义。”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边关那残酷的战场,心中的担忧如潮水般涌来,“可朕实在放心不下你的安危,边关之地,刀剑无眼,万一……” 李隆基说不下去了,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仿佛要将杨玉环紧紧护在怀中,不让她受到一丝伤害。
杨玉环感受到李隆基的担忧与不舍,心中一阵酸涩。她轻轻挣脱李隆基的怀抱,双手捧着他的脸,认真地说道:“陛下,臣妾明白您的苦心。但臣妾也想尽自己所能,为大唐出一份力。这场战争,关乎大唐的生死存亡,臣妾怎能置身事外?而且,有陛下在身边,臣妾无所畏惧。” 杨玉环的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李隆基望着杨玉环,心中的防线彻底被攻破。他无奈地笑了笑,轻轻点了点杨玉环的鼻尖,说道:“既然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